黑龙江水质不断改善,连续捕捉到大型鲟鳇鱼(图文)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5-06-02 12:50:47 浏览()次


当地渔民捕捉到的350千克的大鲟鳇鱼被送往抚远县鲟鳇鱼养殖基地。   

    ◆本报记者吴殿峰

  在黑龙江省抚远县黑龙江流域的小河子段,一条重达350千克的雌性野生鲟鳇鱼不久前被当地渔民捕获,这条已经“有喜”的野生鲟鳇鱼还将产出25千克的鱼籽。而就在此前的几天,当地渔民还打上了一条400千克重的雌性鲟鳇鱼,这是近20年来抚远县有记载最大的鲟鳇鱼,而史上记载最重的为1000千克。

  意外捕捉到大鲟鳇鱼

  据渔民李敏讲,他在黑龙江打鱼有30多年了,上次捕到上百斤的大鲟鳇鱼还是在十多年前。

  这天,李敏和往常一样打鱼。“起网感觉很沉,我们慢慢往上拽,就看见一条大鱼的尾巴先上来了。这么大的鱼劲大,硬拽容易把船打翻,我们就拿着绳子把大鱼尾巴系上并拴到船上,拖到岸边一看竟是一条大鲟鳇鱼。”根据有多年经验的渔民和鱼贩目测,这条大鳇鱼有近400千克重。

  捕捉到的350千克的鲟鳇鱼被送往了抚远县我国最大的鲟鳇鱼繁养基地。抚远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工程师王洪波说,截至目前,抚远捕获的雌性鲟鳇鱼还没有能成功存活的案例。这条雌性鲟鳇鱼被捕获后,首先是保证其存活,然后对其进行人工驯养,使野生的鲟鳇鱼可以适应人工的饲养环境,使其吃食恢复体力,然后再辅助其繁育。

  野生鲟鳇鱼能否捕捞?记者向当地水产专家了解到,捕鱼业是抚远的支柱产业,合法渔民在春渔期捕捞各种鱼类都是合法的。由于捕捞上这条大鲟鳇鱼的是当地国营渔场的职工,是正式渔民,目前也正处于捕鱼期内,所以此次捕捞完全合法。

  鱼米之乡曾无鱼可吃

  抚远县鱼文化由来已久。这里号称淡水鱼都,盛产“三花五罗十八子”,又被农业部誉为“中国大马哈鱼之乡”、“中国鲟鳇鱼之乡”。

  渔业曾在相当长时期内是抚远县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上世纪80年代以前,渔民在江上捕鱼,胖头鱼会自动往船上跳,人得不断往下扔。鳌花、鳊花等普普通通一条也有七八斤。然而,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沿江工业的发展,中俄界江水体遭到污染。据当地人描述,冬天封江之后,所有捕上来的鱼都无法食用,有浓浓的六六粉味儿。夏天,渔船一趟能打上三五条鱼就不错了,还得是贴着边境线捕,鱼是从俄罗斯那边游过来的。昔日的鱼米之乡,吃不上鱼,成为抚远人最大的痛苦。

  三级治理重现水清鱼跃

  中俄抚远段界江的治理,从国家、黑龙江省、抚远县3个层面展开。

  2007年,国家开始全面实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不断减轻其污染负荷,恢复生态系统的活力。

  除了中央财政投入外,黑龙江省级财政近几年累计投入奖补资金14.4亿元,支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流域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规划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项目404个,至今已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国际通用评价治污成效指标的溶解氧含量目前已稳定达Ⅰ类水体标准。目标是到“十三五”结束时,松花江全流域的环境质量基本恢复到三四十年前水平。为此,黑龙江省连续组织开展了松花江流域专项行动、“秋风行动”、“寒剑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检查,强化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理,加大农村污染防治整治力度,排污企业超标率明显下降。针对松花江流域产业布局环境风险高的现状,建立起重点企业三级防控体系。基本实现了“力争不发生,发生能控制,污染不蔓延,确保不入江”的目标。

  县级层面,抚远县本着“治污先治水,治水必建厂”的原则,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在抚远镇建造了日处理万吨级污水的大型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收集管网3.6万米,使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得到了有效提升。此外,黑龙江省每年都开展江河水体污染防治联合整治行动,对黑龙江、乌苏里江、浓江河、清水河、别拉洪河等重点河流水体进行保护,加强对过往船只、水上作业船只和江边餐厅的环保宣传,禁止向水体内倾倒垃圾、农药、油污等污染物,并通过海事部门加强了对上游地区油类和化学品临江存储设施的监管。目前,抚远县水环境质量明显得到改善,境内两条主要河流的水质分别为Ⅱ类和Ⅲ类。

  留住“舌尖上的记忆”

  在江畔住了几十年的许大爷告诉记者:“这两年,看到江水越来越清澈,我的心也越来越敞亮。”

  2014年,抚远大马哈鱼捕捞量达到100多万尾,用生机重现来形容今日抚远县水清鱼跃的景象并不为过。

  为更加科学地评价流域水质改善效果,黑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水生生物监测,结果表明,“三花五罗”再现松花江,种群数量显著增加,鱼体内农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重金属等持久性污染物残留量均达到标准要求,鱼类健康状况良好。

  抚远县政府抓住契机,提出打造中国知名的淡水鱼都,通过捕养结合、境外引进、旅游带动,把渔业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同时,加大水域保护力度,扩大幼鱼繁育放流规模,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他们与大自然保护协会开展合作,争取在抚远建立中国大马哈鱼保护与开发试验区。利用适宜水面,大力发展围网养殖,扩大鲟鳇鱼等名特优鱼的养殖规模,加强产地和产品认证,形成地域品牌。丰富饮食文化,做好“江鲜”文章,让游客留住“舌尖上的记忆”。

  多知道点

  鳇鱼学名达氏鳇,是白垩纪时期保存下来的古生物,曾与恐龙在地球上共同生活,有水中活化石之称,已在地球上生活了两亿年。它也是我国淡水鱼类中体重最大的鱼类,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及与其较大支流相连的湖泊,尤其以黑龙江中游为最多。抚远县是达氏鳇的主要产地,历史上曾捕捞到重达1000千克的鳇鱼。由于水质的变化和过度捕捞等原因,野生鳇鱼的数量非常稀少,特别是超过250千克以上的鳇鱼更是难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