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人文纪录片《太湖之恋》首播
作者:编辑部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2-01-12 13:04:02 浏览()次

摄制组在采访太浦河村级河长。刘丽婷摄

乌镇之美。图自纪录片《太湖之恋》

  ◆杨奕萍

  历时两年拍摄,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创作的三集4K生态人文纪录片《太湖之恋》,2022年1月4日起在东方卫视播出。本片立足于“生态文明”主题,画面精美,故事鲜活,记录下了随着太湖治理和水质改善,太湖人获得的崭新美好生活。同时,纪录片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以永续发展的眼光,梳理和讨论了太湖人和水的关系。

  《太湖之恋》以4K数字摄影机作为主器材,辅以高速、延时、航拍、微距、水下摄影等特殊摄影手段,拍摄了太湖流域最美的景观和朴实的居民,留下时代的生动面孔和唯美画面。片头,导演组特别选用了青山绿水加金色线条的全手绘风格,既与实拍画面交融、体现江南灵秀之美,又在配色上饱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寓意。

  中国传媒大学刘坚老师认为,《太湖之恋》是东方美学的艺术表达,不仅画面美轮美奂,镜头记录下的“生态文明践行中新的江南”也让人心驰神往,使太湖之水的变迁,成为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

  古文明良渚人治水之精妙

  《太湖之恋》策划之初,确定的第一个故事,就是良渚文化遗址。发掘于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遗址,不仅有内城面积相当于4个北京故宫的良渚古城,还有功能强大的11条外围水利系统,展现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璀璨绚烂。

  太湖流域发达的水系,为良渚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不时侵袭的洪水又会带来危机。于是,良渚人开始修筑水坝,引水、治水。

  在良渚外围11条水利系统之一的塘山长堤遗址现场,良渚项目考古领队王宁远讲解了水坝设计的巧思:汛期时,水坝可以把洪水阻流在水库里,避免对下游造成冲击;等到下半年缺水时,水坝开始放水,确保古城里的生活用水、交通用水等。

  在老虎岭水坝现场,王宁远介绍了良渚人发明的筑坝“草裹泥工艺”——用芦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长圆形,然后码成坝体。群山中人工筑起的水坝,让人不禁感慨,五千年前,没有卫星遥感技术,良渚人如何做到准确测量?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他们又是如何完成的?对此,考古学家们也在继续探索,寻找答案。

  太湖的历史文化与今日的生态文明,是纪录片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太湖之恋》总导演刘丽婷说,五千年前的先民驯服了不羁的洪水,诞生了璀璨的良渚文明;近两千年前,他们溇港圩田,将浩渺泽国改造成鱼米之乡。然而密集的人口和过度发达的工业,也成为了太湖之殇,洪水、蓝藻、水污染等让人深思。后来,太湖流域的人民,又成为最早聆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人,成为最早践行“河长制”的人,成为最早领会到“生态文明”思想,和最早尝到永续发展硕果的人。

  小切口见证太湖人新生活

  《太湖之恋》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分为《江南之心》《锦绣风物》《碧水入画来》3集,从水利、物产、环保3个方面,以温暖的笔触、唯美的镜头语言,生动呈现太湖流域人民在生态文明进程中安居乐业的美好图景。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朱宏接受采访时表示,纪录片《太湖之恋》的摄制组走遍了太湖沿岸400多公里的水岸线和周边所有的重要城市、村镇。他们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下的环太湖地区变化,进行小切口、接地气的讲述,挖掘普通人的故事,见微知著。

  太湖美,不仅在于景致,更在于乡土人文。《太湖之恋》摄制组特别将镜头对准了见证太湖变迁的普通人。安吉余村的潘春林当年在矿场开拖拉机,转型后他带头开起了“农家乐”,如今年收入大幅增加;湖州高新区的蟹农龚炳根拆了太湖里的围网,带着他的螃蟹回到岸上进行二次创业,坚持生态养殖的他现在成了当地“蟹王”;南太湖的渔民姚国庆响应号召,放弃了以船为家的生活,住到了岸上的渔民新村,现在的工作是照料景观风帆渔船;鼋头渚景区的蓝藻打捞队长王建伟皮肤黝黑,已经坚守了15年,没有一片蓝藻能逃过他和队友的眼睛……纪录片记录下一张张鲜活的太湖面孔,见证今天太湖流域的美好新生活。

  正如刘丽婷所说,历史上的太湖流域,一直是江南鱼米之乡,然而密集的人口和高速发展的工业,也一度带来“太湖之困”,水体污染等问题引人深思。如何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破解“太湖之困”,也是纪录片希望去探索和表达的。如今的太湖,已经开始收获追求永续发展的硕果,《太湖之恋》摄制组记录当下,也就是在记录这段精彩的历史。

  用坚守反哺一江碧水

  《太湖之恋》片名的由来,源于对太湖的感情以及对于“人”“水”关系的思考。太湖哺育了人民,催生了江南文明,是江南人民的母亲湖。同时,由于高速发展、过度索取,母亲河需要被呵护和反哺。一个“恋”字正是纪录片的核心。

  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说:“家乡的先民靠着太湖水、运河水的滋养和利用,才赢得了‘天堂’之誉。水是‘天堂’的本钱。需要我们多注意利用这个本钱,下大力气整治太湖,开发太湖。”

  沈芬的乡邻和父辈,都为太浦河的治理出过一份力。如今沈芬的老父亲70多岁,每天还开着自家的小船出去捞水葫芦,维护太浦河的环境。对沈芬来说,太浦河连接的不仅是太湖和黄浦江,更是她童年一个又一个小湖荡。如今作为河长的她,守护的不仅是一条河,更是她的家乡、她的青春。

  太湖美,美在太湖水,背后源于这些太湖人的默默坚守。编导刘玮带着摄制组前往无锡杨湾藻水分离站,那里集中处理各个打捞点打捞上来的藻浆。蓝藻的味道非常难闻,在室内戴了口罩都让人难以忍受。刘玮说,拍摄的时候天气非常炎热,分离站内藻浆池的温度有40摄氏度,如同一个冒着热气的巨大粪坑,热度加上气味,直接能把人熏倒。摄制组尚且觉得难熬,那些长年累月坚持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辛苦更是难以想象。

  在那里,摄制组还遇到了中科院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的站长秦伯强,他把一辈子的精力都放在了太湖上。在他的带领下,科研人员以湖为家、潜心研究20多年,为太湖治污由粗放转向精准提出良方。太湖逐渐转危为安,秦伯强却为此付出了健康代价。2008年,他下台阶时不小心踩空,摔断了左腿,从此拐杖不离身。尽管腿脚不方便,秦伯强还经常散步巡视湖边的科研设备,如今快要退休了,但太湖环境的治理工作仍让他十分牵挂,生怕对不起后人。

  感动于这些像秦伯强这样的太湖人,用坚守换来了一江碧水,换来了百姓安居,纪录片人也愿略尽绵力。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王立俊表示,生态文明是关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上海广播电视台以生动讲好生态文明故事为自觉使命,曾推出过颇具影响力的《长江之恋》《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等佳作,而《太湖之恋》是新一年东方卫视精品纪录片时段的开篇之作,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今年也将播出一系列生态文明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