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接力守护高原生态
作者:编辑部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1-07-21 13:31:30 浏览()次

  

志愿者对捡来的垃圾进行分类统计。

  国道边整理好的垃圾。

  清晨的阳光洒进海拔4100米的集装箱驿站小屋,拉开窗帘,远处的雪山一览无余。

  7点45分,来自广州的志愿者余璟准时起床、做饭;完成卫生打扫、设备维护等基础工作后,便开始了一天的驿站环保宣传和捡拾垃圾等环保志愿服务。

  下午4点,当天收集的垃圾要整理、分类、打包;

  晚上8点,则要召开驿站小组工作会议,填写完备的工作日志。

  遇到好天气,每隔10天可以洗一次头发;更多时候,要克服的是高海拔的气候、高强度的工作和耐得住寂寞的心。

  这是环保公益机构绿色江河开展的“青藏绿色驿站”项目。尽管条件艰苦、筛选严苛,但持续多年的志愿者招募依然“圈粉无数”,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投来雪片般的简历,只为能有机会“入选”,成为一名高原绿色志愿者。

  在高原“捡垃圾”,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人们欣然前往参与的环保项目,会带来哪些收获和体验?

  屹立20余年的背后——

  “我们依托的力量就是志愿者”

  提及绿色江河,很多人都不陌生。

  早在1997年,绿色江河在可可西里建立了中国民间第一座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围绕“藏羚羊保护”“青藏铁路环境保护”等,开展了系列以志愿者为运作主体的项目。

  2012年,绿色江河的第二座自然保护站——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矗立在长江正源沱沱河畔。通过高原牧区垃圾换食品、斑头雁保护等项目,有效推动长江水源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2017年,“青藏绿色驿站”在青藏公路沿线次第落成。驿站以垃圾回收为主要功能,面向长途货车司机、自驾车游客开展生态环保宣传。通过“政府主导、民间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企业补充”的模式,让全社会一起来守护青藏公路这条“通天之路”。

  在绿色江河北京面试官肖立看来,这家环保机构之所以屹立20余年,与其选择了联结志愿者开展公益服务的模式密不可分。

  “可以说,超过90%的工作量是由志愿者完成的,我们依托的力量就是志愿者。”肖立告诉记者,受到资金限制,绿色江河的工作人员非常少,至少有20年间,受薪人员都是个位数且工资微薄。

  是志愿者支撑完成了众多高原绿色环保及生态调查项目,也因此,志愿者对于这家公益机构而言,就是核心。

  持续多年的摸索,绿色江河制定了完善的志愿者招募和培训体系。

  绿色江河成都办公室的叶芯佚解释说,几乎涵盖全年,长江源驻站和青藏绿色驿站两个项目,都会招募志愿者,信息会发布在其公众号上。感兴趣的人可以先递交简历,经过筛选、面试、体检后,才会入选。

  “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志愿者的报名一直持增长态势。如今每期投来的志愿者简历,都会有上百份。”承担简历筛选工作的叶芯佚每个月都要认真查看这几百份简历,而绿色江河还特意在主要城市设立了40余位公益兼职的“面试官”,专门负责志愿者的面试工作。

  “每个月都要面试不同的志愿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覆盖了不同的年龄段。”北京面试官肖立强调,毕竟每期的志愿者都是个位数,因此,无论是简历筛选还是面试,其实都是非常严格的。

  想当志愿者,看来并不容易。超低的录取率,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通过绿色江河的面试?人们甚至透过网络发起这样的提问。

  之所以要严格面试,一方面是严格筛选,一方面也是通过面试,全面体察人们的想法、目的及能力,是否更契合高原志愿项目。

  肖立进一步解释道,“完全是按照项目需求而定,最重要的,是匹配我们的项目。”比如说,长江源某期项目涉及“斑头雁”保护的直播,志愿者如果具备通信技术背景,那他就是有优势。又比如,冬季驻站项目,工作内容相对减少,涉及到水文气象监测、简单的室内设备维护等,就更倾向于情侣前来。

  在肖立看来,未经训练的人不能成为合格的志愿者。高原地区面临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志愿者要有全方位的技能,要学习本地化的文化背景、自然科学知识等,“如果未经完善的训练,来了可能还会起反作用。所以说,光有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安全原则是第一位的,“捡垃圾,永远不要背对着公路”,还要与人为善,掌握沟通技巧等。

  肖立认为,也正是基于流程完备且严密的面试、培训体系,以及项目持续的推陈出新,按需取材,绿色江河组织才能持久地专注高原生态环境保护。

  每天的工作量非常之大——

  用自身的行动带动理念的推广

  在高原捡垃圾,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只有当你来到这里,才能真正体会。”即将结束自己的第二次青藏绿色驿站志愿服务的余璟,感到恋恋不舍。

  出生在潮州海岛、拥有美国留学经历的他,从小就一直关注环境保护。即使求学经历与环保事业并不相关,但绿色的信念,始终扎根在心底。

  “直到朋友推荐,看到青藏高原上原来有这样的环保项目,一下就吸引了我。”余璟认真准备简历,把自己的经历、想法和环保热情写进去,并最终如愿成为志愿者。

  与来自四海的志愿者一起,相聚在格尔木,余璟首先要完成的,是一边适应高海拔,一边在这里接受3-10天的培训。然后才出发去更远、更高海拔的驿站驻守,且5-7天进行轮换。

  最初的感受如何?余璟用“有规章、有组织”来回答。

  “这里的志愿服务工作非常严格,小到每天要叠好被子、洗漱之后擦干净洗手台等这样的小事,都要规定好,包括每天要记录非常详细的工作日志。”在余璟看来,这是一种纪律,也正是这样的“规矩”,才使得绿色江河行以致远。

  高原志愿服务另一个与众不同的“特色”则在于——它与人们想象的“光鲜亮丽”不同,来这里的工作量非常大。可以说,就是来“吃苦”的。

  繁忙的青藏公路延伸至远方,也带来沿路庞大体量的垃圾。

  “知道这个项目是来‘捡垃圾’,可没想到,垃圾量这么大。”余璟说,其中一个绿色驿站位于公路上的小镇,这里是自驾游客和当地商户、司机的停靠站,且有着公路上稀有的“旅游厕所”,所以垃圾非常多。

  在这里,志愿者一面宣传环保理念、引导游客垃圾减量,一面要负责打扫厕所,捡拾垃圾。

  “高峰时,这里每天过路的人达五六百人,路边的垃圾也非常多,我们曾经用1小时在200米之内,就捡拾了十五六袋的垃圾。”这场景让余璟记忆犹新。

  志愿者的工作不仅要捡拾这些生活垃圾,同时还要做好记录。垃圾里有什么?什么种类、什么数量?是何品牌?一一做好标注。正是有细致的记录,才能为下一步垃圾减量做好数据支撑。

  打包好的可回收垃圾,会由游客带到格尔木指定驿站,由专人接收处理。还有一些垃圾,则由旅游部门的车辆负责不定期地运走,进行专业填埋处理。

  辛苦之余,也收获满满。“看到了众多美丽的高原珍稀动物,除了白唇鹿外。”余璟满心欢喜。

  此外,志愿者的工作还包括环境理念的宣讲,不仅驿站设有专门的展厅,他们还会去当地的小学讲授垃圾分类的课程。“小孩子做得非常好,听老师说,孩子带动大人,成效很不错。”

  更让余璟欣慰的是,通过志愿者的行动,很多大巴司机和游客都乐于“带走一袋垃圾”。甚至司机知道有这样一群人在荒野的驿站中坚守,会主动搭载志愿者,向更高海拔的驿站免费运送物资。

  “听前辈们说,有了绿色驿站,垃圾其实是少了很多,人们不是不愿意去做,而是缺少理念推动与支持引导。”余璟坦言,人们被触动并尝试改变,“对我而言,这就是一种鼓励,一种前进的动力。”

  潜移默化中带来改变——

  志愿服务改变了自我,改变了生活方式

  “除了统计鸟类的种类和数目,最难忘的是我有次半夜起身去上厕所,抬头就看到了银河——那片星空是如此清晰又明亮。”从班德湖回来后,志愿者辫子向其他驻站志愿者讲述自然的魅力。

  青藏高原这片神秘沃土,凭借其自身的斑斓光芒,吸引着一批批志愿者前赴后继。而在绿色江河做志愿者,显然又不仅仅是自然魅力的吸引。

  那1个月、几个月、甚至1年的志愿服务,究竟能带来什么?

  “有强烈的成就感、内心的富足感,也足以影响我今后的选择。”余璟在志愿项目结束后,将转向环境人文领域继续深造。

  “环保是一件需要持续坚持的事情,短短的两个月服务期于我来说是一次自我教育。未来,我会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把对生活无限增长的索取变为自我控制。”志愿者张锡荣如是说。

  更多人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生活的微小轨迹。

  有志愿者在离开后,依然“热衷”捡垃圾行动;有人继续参与生态研究活动,学习与生态环保相关的知识;还有人借助自身所长,为项目视频制作提供持续协助。

  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接力前行,来两次不行,还要来更多次;甚至变成驻站的工作人员,守护一整年;还有资深志愿者,转变角色成了“面试官”。

  用志愿者刘艳的话说,那些看似普通的工作正悄悄地改善着长江源的一切,同时将那颗充满力量的绿色种子播种在所有人的心里。

  肖立则期待,志愿者在高原的一段经历,收获到的是“快乐”。

  “不要沉重,不要悲观,而是快乐。勇气不是意味着重任在肩,勇气只是意味着我在做,我快乐。归根结底,我们是来做事情,不是来体现自己的道德优越感。”肖立始终寄希望于,踏踏实实做事情,改变或许不是一朝一夕,但做了就比没做强。这也是绿色江河坚守的信念。

  与此同时,摆正心态,认清现实,很多工作就是要长期努力才有结果。

  来自“绿色江河”的统计,从2014年至今,已有约1400人完成了志愿者服务。

  “我们希望用自己的一点光亮为世界带来更大的改变,我们相信只要有人肯迈出第一步,那结果总是朝着好的方向去前进。所以,世界终将变得更加美好。”志愿者辛楠写下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