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近年来,在各方的大力倡导下,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清明祭祀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
日前,各级民政部门下发通知,提倡积极推进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北京、江苏、海南等多地相继推出一系列环保祭扫举措,“云祭扫”“生态葬”“文字寄相思”等祭扫方式已逐渐成为绿色文明的祭扫新风。
北京:提供网络祭扫、代为祭扫等服务 推出环保祭祀用品
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老山骨灰堂今年推出的全国首个环保水溶性祭祀用品。(来源:北京青年报)
扫健康码、测量体温、排队一米线……近日,在北京市八宝山人民公墓,不少提着祭扫用品的市民正在门口有序排队,现场的志愿者、安保人员正有序引导市民。墓园中心的小广场还有免费的描字笔、小推车、轮椅可供市民使用,广场公布了墓园Wi-Fi,设置饮水处,现场还开设了业务咨询台,可为市民提供墓位查找等服务。
今年八宝山老山骨灰堂,推出了一款环保的水溶祭祀用品,有寄思信笺、寄思折叠花,成为市民表达哀思的又一新选择。该馆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骨灰安葬方式——望云珠,即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逝者骨灰培育成颗粒状结晶体,有密度高、体积小、美观且不会风化变质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骨灰处理形式。
今年,北京市继续提供网络祭扫、代为祭扫和现场祭扫服务。首都之窗、北京市民政局官网均设置“2021年清明节网上祭扫服务”专区,并链接到各区政府官方网站,群众可登录点击,采取填写寄语、敬献鲜花等方式进行网络祭奠,追思先人。对于不能或者不愿到现场祭扫的群众,可通过清明节祭扫预约登记系统,申请由殡葬服务机构代为祭扫,机构可提供免费擦拭墓碑、敬献鲜花等基本服务。
天津:祭祀“上网”推出全时全域家庭追思会
天津市第二殡仪馆设立文明祭奠区供市民祭扫。天津日报记者 吴迪摄
今年,天津市民政局将去年疫情期间推出的网上祭扫,家庭追思会,代祭代扫、骨灰存放网上远程续期等文明祭扫方式,固化成工作制度,继续推广推荐,同时推出代办散海、代办节地生态安葬等具体措施的暖心活动,为市民祭扫提供便利。
同时,天津市民政局推出全时全域家庭追思会,提供了家庭追思会引导视频,市民群众可通过登陆市民政局官方网站或津心办APP点击“网上祭扫平台”,按照视频的引导完成家庭追思活动。
今年清明期间,天津市第一、第二、第三殡仪馆专门设置了文明共祭循环场,并采取搭建祭奠棚、配备免费祭扫用品、布置祭祀场景,通过播放文明祭扫追思词、点燃电子追思蜡烛、集体鞠躬拜祭等形式,烘托祭祀氛围,免费为市民群众提供温馨、文明、祥和的祭祀场所,市民群众无需报名即可参加。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还对安葬在本园区的8万2千余座逝者墓碑进行免费擦拭。
河北:开启大型慢直播 “线上线下”缅怀英烈
3月29日,河北省邢台市东关逸夫小学学生为烈士敬献亲手制作的绢花。(来源:河北文明网)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明节俭、低碳环保、安全有序的祭祀新风,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河北省各地与时俱进创新祭祀方式,通过开展线上和线下活动,以实际行动做文明祭祀的示范者、革除陋习的先行者、移风易俗的推进者、安全有序的维护者。
从清明节至国庆节,河北省在全省革命英烈战斗过的地方和各地著名景点等地同步开启大型慢直播,多点位、多角度、多层次、全天候同步呈现大美河北时代风貌和美丽画卷,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告慰英烈。
今年清明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还启动了“四个一”代祭扫服务,即:为每座烈士墓擦拭一遍墓碑,向每位烈士敬献一束鲜花,为每座烈士墓拍摄一张照片,给每户烈属书写一张寄语卡片,积极营造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为烈士亲属带去温馨慰藉。
江苏:5G云祭扫传递思念 生态葬礼敬生命
江苏省南京雨花功德园推出5G可视网上云祭扫。(来源:中国江苏网)
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雨花功德园今年推出了5G可视网上云祭扫,工作人员可代亲属向墓地叩首、致辞、点烛,献花等并将祭扫现场通过5G实时信号传给逝者亲属。整个过程既庄严肃穆,同时又环保安全。
墓园方面介绍,祭扫视频直播间设有密码,只有亲人家属可以进入。既有私密性,又能面对面交流,非常方便。5G“云祭扫”服务免收服务费和网络通信费。市民可以通过电话预约,也可以通过雨花功德园的微信公众号预约。
3月29日,江苏省扬州墓园举办了第四届生态葬集中安放暨云祭扫正式开通仪式。(来源:扬州文明网)
在江苏省扬州市,一场生态葬正在进行。没有纸钱纷飞,没有吹吹打打,33个家庭将亲人的骨灰葬于扬州墓园樱花树下,绿草丛中。今年扬州墓园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前建设起“云”祭扫技术平台,让更多人在清明时节可以通过云端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同时,扬州墓园“云祭扫”服务平台也正式开通,推出了AR墓碑。通过AR技术,便可在相应设备上找到与逝者相对应的生态葬位置,同时显示墓碑、照片、逝者生前事迹等信息,实现以虚拟的祭扫方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也解决了正被越来越多市民接受认同的生态葬后期祭扫难题。
浙江:联合海葬 让逝者“入海为安”
逝者亲属抛洒花瓣缅怀逝者。(来源:中国新闻网 潘沁文摄)
3月29日,在浙江省平阳海域外的公海海面上,温州市第六次骨灰联合海葬活动正在进行,109位逝者的骨灰在此“入海为安”;部分逝者亲属随行上船,与逝去的亲人作别。
据了解,此次海葬放置骨灰的安息盒使用可降解材料制作,沉入海底后会立即降解,不占用土地资源的同时也不会污染海水环境。
近年来,温州市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殡葬祭祀活动逐步趋向绿色、生态、文明。推进以骨灰楼(堂、塔)、花葬、树葬、草坪葬、海葬为切入点的节地生态安葬,对采取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的,根据各县(市、区)财政收入不同,给予5000元至8000元补助。此外,向市民免费提供温州殡仪网网上祭奠平台网络空间,优化网络祭祀平台,鼓励网上祭扫等绿色祭祀新风尚;加强墓区祭扫现场管理,实施新冠疫情防控管理,引导群众开展文明祭奠、错峰祭扫,自觉抵制低俗的丧葬陋习。
海南:文字寄托哀思 环保更显情浓
在海南省三亚市荔仙园公墓,前来扫墓的市民签名倡导绿色环保的祭扫方式,并领取鲜花祭扫。(来源:三亚日报)
献一束鲜花、写一张祈福卡,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今年海南省三亚市开展了“鲜花换纸钱万人签名”“天堂信箱”等活动,倡导绿色环保的祭扫方式。
据介绍,三亚市荔仙园公墓今年开展“鲜花换纸钱万人签名”活动,不少市民领取殡葬改革宣传手册后,主动把纸钱换成一枝枝菊花,过一个低碳、绿色的别样清明。
三亚市荔仙园公墓还设置了“天堂信箱”,通过“寄往天堂的一封信”的形式,组织市民把对亲人的思念写在卡片上,然后放进“天堂信箱”,缅怀亲人。同时,三亚市殡仪馆也推出鲜花祭祀活动,前来祭祀的家属凭寄存卡登记,可免费领取一束鲜花,祭奠已故亲人。
(综合新华社、北京青年报、天津日报、海南日报、中国新闻网、北方网、河北文明网、中国江苏网、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扬州电视台、三亚日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