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洪提升防汛救灾硬实力 筑牢防汛生命线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0-07-27 12:43:30 浏览()次

7月23日上午7时45分,腾出防洪库容,确保安全度汛,湖北丹江口大坝今年首次开启深孔闸门泄洪;

7月20日8时,国家防总启用蒙洼蓄洪区分洪,科学防控防洪降低下游河道水位,有效减轻王家坝上下游干流堤防的防守压力;

7月17日10时长江三峡水库迎来今年2号洪水,水利部运用23座水库约130亿立方米库容拦洪错峰;

7月17日7时,太湖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于8时立即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Ⅰ级应急响应;

.......

一次次科学统筹,一次次科学调度,一次次科学管控,用科技缚洪魔,我国防汛救灾硬实力得到大步提升。

高新技术使我国洪水预报精度提高了5%

七、八月份是我国防汛关键期,也是台风暴雨多发期,江河洪水呈现多发频发趋势。连日来,我国336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其中115条河流超保证水位,38条超历史水位。一组组数字背后,是严峻的形势,更是科学缜密的应对。

水情预测预报是水害灾害防御的参谋和耳目,水利工程的科学调度要靠准确的水情预测预报来支撑。

“近两年,我国洪水预报精度平均提高了5%,南方从原来的85%提升到现在的90%,北方预报准确率达70%。”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刘志雨对人民网记者说。

刘志雨谈到,时间就是生命,赢得一分时间,就可以挽救更多生命。洪水的来临在缩短预报时间方面,得益于一些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升级了业务系统,包括洪水作业预报平台、移动会商平台等,提高了洪水预报效率。现在水利部收齐全国12万个报汛站的雨情和水库水情信息仅需10-15分钟,一次洪水作业预报也仅需要几十分钟。此外,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在中小河流预警预报上得到应用,提升了我国洪水预报的能力。

随着防汛进入“七下八上”阶段,从中央气象台会商室发出的每一份预报、预警,都影响着防汛抗洪工作的部署。

“现在很多人在抗洪一线战斗。我们尽量提供更准确的信息,降低他们面临的气象风险,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谈到,如今我们的观测手段、数值预报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预报的精细化水平在不断提升。

据了解,现在我国天气预报的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8%,致灾性比较强的暴雨预报准确率已与世界强国处于同一水平。

精细调度水工程 强化堤防巡查防守

我国全年雨量的80%集中在6至8月,由于东西部地势高差,各支流汇聚而下,每年汛期洪水灾害在所难免。水工程联合调度就成为了水利部门的防洪“大招”。

“我们已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水利防洪工程体系。”中国水科院减灾中心洪水管理与影响评价研究部主任李娜谈到,我国通过建设河道、堤防、水库和蓄滞洪区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已有了大幅的提升。

7月2日10时,“长江2020年第1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三峡水库科学调度连“踩”5次“刹车”,有效避免了城陵矶站超保证水位。7月17日10时,“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再次袭来,水利部统筹上下游防洪形势,安排运用23座水库约130亿立方米库容拦洪错峰。

2020年2号洪峰通过三峡水库时三峡大坝泄洪。水利部供图。

“通过三峡及上中游水库群的联合调度,我们有效地降低了下游水位。虽然强降雨集中,支流来水量大,但是通过这些水库联合调度,我们确保了长江干流各个控制性站点水位不超过保证水位,水库群联合调度效益显著。”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王章立向人民网记者介绍说。

强化水旱灾害防御行业监管是科学管控的重要抓手。 近日,水利部采用“不打招呼、随机抽查”的方式进入辽宁、山西、内蒙古等地,进行督导暗访,督促地方在北方地区强降雨过程中,做好小水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和防汛值班值守等工作。

记者了解到,目前,水利部已对3540座大中型水库线上监视调度运行情况,持续开展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四不两直”暗访督查,全年计划暗访6500座,已暗访2800多座,督促有关地区把各项防御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信息化加持 抗洪抢险装上“智慧大脑”

堤防是防汛的第一道防线。传统的巡堤查险主要是靠人力,为有效提高堤防巡查除险效率,江西水利部门用上了“智慧水利防汛会诊”系统,200余名专家使用系统巡堤查险600余次,发现险情1600余处,视频会诊10余场次,为抗洪抢险装上“智慧大脑”。

在江西省鄱阳湖,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利用海洋一号C卫星、海洋一号D卫星以及高分三号卫星,组网对鄱阳湖地区受灾情况进行连续跟踪监测。

“自6月17日至今,海洋卫星中心共处理数据图像40多景,并及时制作专题产品发送给应急管理部、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等相关单位,为灾情的快速评估和灾后重建提供数据支撑。”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江西,险情发生后,通过无人船、无协作目标全站仪、ADCP测流等技术开展应急监测;在湖北,构建的天地空三维一体的立体监测网提升了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水陆两用多功能挖泥船可自己“走入”“走出”水面进行抢险作业;在安徽,排涝履带式机器人替代人类在急难险重地带进行防汛抢险任务,有效提高防汛抢险工作的安全性;在湖南,一次及时的北斗高精度地灾监测预警预警,让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33位村民成功避险滑坡灾害.....

水陆两栖车。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供图。

从水陆两栖车到防汛移动卫星指挥平台,从水上救援机器人到“龙吸水”移动排水车,中国的综合防洪能力也早已今非昔比。

应急管理部最新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入汛以来全国洪涝灾害受灾人口、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与近5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9%、51%、70%和13%。受灾指标数据下降的背后,离不开近年来我国防汛救灾装备的进步、能力的提升。

加大水利工程建设 牢牢筑起 “铜墙铁壁”

兴水利,除水患,惠民生。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把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内涝治理、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等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统筹考虑。“在7月17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为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指明方向。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2020年至2022年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随着这150项重大水利工程的建成,我国将可新增防洪库容90亿立方米。”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表示,重大水利工程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今年以来,重大水利工程已经开工22项。下一步,水利部将继续细化相关措施,争取让重大水利工程多开工、早开工,尽早发挥工程效益。

治水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不能一蹴而就。防洪工程再完备,防洪工作也必须真抓实干,千里之堤还能溃于蚁穴。当前,长江、淮河等流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湖泊处于超警戒水位,重庆、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防汛形势仍十分严峻,只有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监测预警、堤库排查、应急处置、受灾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全力抢险救援,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防汛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