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根鼻咽拭子,从医护人员手中探入核酸检测市民的咽喉处,收集到呼吸道分泌物的鼻咽拭子棉头被放入混采管内,而折断后的拭子杆身与包装袋则被投入在一旁的医废垃圾箱中。拭子棉头被送往检验中心最终呈现为每位市民的核酸检测结果,而采样过程中产生的医废则经消杀后送往成都市医废处置中心。
鼻咽拭子的“历险记”是成都目前城市医废垃圾处置流程中的小小缩影。“8·25”本土疫情以来,城市医废垃圾产生量呈上涨趋势,保障每日所产生的大量医废实现高效清运与及时处理,对于筑牢疫情防线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中、高风险区的封控小区、隔离酒店成为医废垃圾处置的重点环节。
扎牢医废污染、水污染源头
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特垃区……在隔离酒店监控中心内,一张楼层与区域示意图清晰地标注出酒店内各区域所承载的主要功能。目前该酒店共有隔离用房两千余间,目前已基本住满,共有特拉房6间,暂存能力15吨左右。该点位自2020年3月17日启用至今,未发生过因特垃和污水处置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
“酒店设有专门的特垃电梯与通道,每日我们都有穿戴整套防护服的医废收集人员挨着上门将每位隔离人员的日常垃圾取出并用扎带收紧袋口,消毒杀菌后在将垃圾运输至专门的医废收集点。”酒店相关负责人指着屏幕上所显示的特垃房监控视频说,在医废垃圾交由医废处置单位收运处置前,还需要在特垃房内用紫外线实现五面消杀。
目前,隔离酒店的医废垃圾是否能实现日产日清?目前,该点位每日会提前对当日可能会产生的医废垃圾量进行预估,并及时对接相关部门进行转运车辆的提前衔接,通过有效沟通保障能够在错峰转运、及时转运。“目前全市运力饱和,我们也呼吁各个隔离点位提前做好医废分类等工作,并在保障不产生二次污染情况下,减少医废垃圾产生量。”成都市成华生态环境局污染防治综合科负责人杨含介绍。
此外,监控画面一角内的屏幕内,污水站仪表的数据稳定在7.9左右。“这个数字是指出水余氯浓度,只要稳定在6.5至10毫克每升,都是符合标准的。”成都市成华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负责人唐子翛介绍,该酒店共设有污水处理设施4套,日处理能力900余吨。
处置量相较于以往上涨100%
疫情期间产生的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置会不会造成疫情的二次扩散?会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相关收运处置人员的安全如何保障?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前往医废处置中心(成都瀚洋环保实业有限公司)展开采访。一路上,不少医废转运车擦身而过,他们带着医废驶向山林中。
走进医废处置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把数辆医疗废物转运车从医院收集来的医疗废物进行称重、卸料,黄色的医废垃圾箱被整齐码放在一旁,等待通过提升机送到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置。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该中心已启动共104台医废专用转运车辆,每台医废专用转运车每次转运能力为800公斤,每台车每天大约可以转运3~4次。
成都瀚洋环保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光详细介绍,9月1日,该中心医废处理量为294吨,9月2日处理量在300吨以上。“医废主要通过焚烧处理,炉渣以生活填埋的方式处理,废灰则是交由危废中心进行处理。这几天的处置量相较于以往上涨了100%,我们也启用了智能收运系统,实现对需要转运的点位及时对接,全程跟踪。”
8台移动处置车实现医废就地处理
在距离成都市医废中心不远处的小广场内,停放着8辆崭新的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车。其外形看似与一般的大货车相似,但实则内部暗藏玄机——车厢部分设有专门的设施仪器用于实现微波及饱和蒸汽双重消毒灭菌。
医废处理车主要包括上料口、料仓、处理箱与出料口四个部分,其中,处理箱是实现危废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关键——将通过初级处理、高级处理、活性炭过滤与滤网过滤等四种方式,将医废垃圾处理成不大于5厘米的小块生活垃圾。这样一套处理流程一般需要耗时45分钟左右,处理完成后的垃圾便可送至环保发电厂焚烧处理。
“目前车辆处置规模达5吨/日,该车的配备全面提升了成都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涉疫医废得到就近、及时、高效、规范的无害化处置,筑牢疫情防控的环境安全底线。”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土壤与固体废物化学品处副处长杨勇介绍,将预计将车辆投入至都江堰市与蒲江县使用,一方面减少医废转运车辆使用压力,另外一方面实现医废就地处理,从而减少对可能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二次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