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交出绿色答卷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1-12-30 14:05:53 浏览()次

  在浙江虎哥环境有限公司分拣中心,偌大的厂房里,工作人员正干得热火朝天,从一袋袋垃圾中挑选出塑料、玻璃、纺织品等可回收物后,再分别打包装箱,送往各地的下游再生企业。每一件废旧品都被打上条形码,只要一扫描,在哪个环节、正在进入何种工序,都能进行全程监控。

  “从源头上,我们利用上门回收、兑换环保金等方式鼓励居民分类,实现垃圾减量。在居民‘干湿两分’的基础上,将干垃圾精细化分拣为九大类40余个小类,将可回用的作为原料供给有资质的再生企业,2020年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7%以上。”公司副总裁胡少平介绍。

  废旧品摇身一变成为可循环利用的宝贵资源,这正是浙江省全域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缩影。2020年,浙江率先在全国推进全省域建设“无废城市”,并将深化“无废城市”建设纳入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和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省的重要任务。“无废城市”创建近两年来,成效如何?

  围绕补齐固体废物处理能力短板,浙江省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130座,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较2015年增长191%、医疗废物年处置能力超过14万吨,基本实现设区市“产处平衡”。围绕打通固体废物收运“最后一公里”,全省建成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统一收集平台94个,64个县(市、区)设立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分拣中心193个,覆盖工业企业12万余家。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点已覆盖88个涉农县(市、区),回收率90%以上,并在全国较早实现生活垃圾“零增长”、原生垃圾“零填埋”。

  形成全民共建大格局

  这些具有浙江辨识度、全国引领性的重要成果背后,是浙江富有创新的路径探索。

  在顶层设计的优化引领下,浙江省精心绘制“无废”蓝图。《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指标体系(试行)》《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管理规程》相继出炉,明确提出产废无增长、资源无浪费、设施无缺口、监管无盲区、保障无缺位、固体废物无倾倒的“六无”要求,构建产废源头减量化、收集转运专业化、资源利用最大化、处置能力匹配化、高压严管常态化、管理手段信息化、齐抓共管制度化等“十化”任务体系。

  在此基础上,浙江省于今年3月下旬成立分管副省长为组长、19个省级部门共同参与的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专班及办公室,5月上旬实现省市县三级“无废专班”全覆盖,并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美丽浙江建设年度目标责任制,形成条抓块统、上下贯通的工作格局。

  “无废城市”创建的热潮也在浙江各地掀起:杭州市、宁波市和金华市在“虎哥”回收模式以外,涌现出“鲸鱼”“灵猫”“搭把手”“考拉”等生活垃圾及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嘉兴市深入推进小微收集平台规范化建设运营,实现服务区域全覆盖、小微企业全收运、处置过程全闭环;义乌市采用工业垃圾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模式,再生利用率达100%;宁波箭岭村实现农业农村废物从源头减量到资源化利用的闭环格局,以全民“无废”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此外,浙江省还印发工厂、园区、学校、医院、乡村、工地、景区等七大类“无废城市细胞”建设指南,已累计建成“无废城市细胞”1755个。如今,无废理念正以润物无声的姿态走入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浙江大地正变得越来越清朗、协调、绿色。

  数字化探索治废之道

  在数字化浪潮之下,如何为全国“无废城市”数字化、智能化探路?在浙江,一块电子屏就可实时展现全省各地“无废城市”建设总体进展情况。“聪明”治废,源于部省共建全国“无废城市”数字化改革试点的第一项核心成果——“浙江无废指数”。

  “‘浙江无废指数’参考指标主要包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建筑垃圾产生强度等9项,可以科学客观反映、评估省市县三级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及政府管理成效,形成省市县三级‘无废城市’画像,为及时优化‘无废城市’建设目标任务提供决策支持。”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土壤与固体废物化学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还将不断完善和丰富指标构成,引领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今年10月,浙江省上线发布省市县三级联动、部门多跨协同、企业社会融入的“浙里无废”数字化综合应用系统,构建“1+7+N”(即1个统一门户,五大类固体废物闭环管理模块以及无废指数、社会共建两大功能模块,N个小切口多跨应用场景)的“无废城市”数字化“四梁八柱”,全省固体废物数字化闭环监管“一张网”正在扎紧织密。其中,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模块已覆盖企业23万家,实时监控危险废物转移50万批次,并与省交通运输厅“浙运安”系统、省卫生健康委“智慧医疗”系统实现连通,有效提升决策管理能力,被评为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第二批“最佳应用”之一。

  “下一步,浙江省将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着力点,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关键,不断深化‘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助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绘好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做足成色、擦亮底色。”上述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