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施垃圾分类一年多 各种“黑科技”为政府“减负”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0-07-14 12:46:06 浏览()次

 达标率从15%提高到90%

  上海实施垃圾分类一年多 各种“黑科技”为政府“减负”

  “除臭、破袋、洗手”这“三件套”,已经成为检查基层垃圾分类工作的“考核标准”之一。这“三件套”就是上海市民的发明。

  从2019年7月1日至今一年多,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居民区垃圾分类达标率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前的15%提高到如今的90%以上,单位企业分类达标率达到90%。

  很多人看不明白,在一个居住着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市民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处处闪耀着群众智慧和青年创新。

  给垃圾桶装个芯片怎么样

  在干湿垃圾桶里植入一枚小小芯片,让家家户户的垃圾桶有了“实名认证”,每天谁家的干湿垃圾扔了多少、分得好不好,在后台的大数据平台上一目了然。这是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的垃圾管理新实践。

  航头镇城市运行管理办公室主任吴平介绍,航头镇政府给每户人家发放了分类垃圾桶,由村环保合作社保洁员每天上门收垃圾。每个垃圾桶和垃圾运输车上植有智能芯片,在小桶换大桶时能识别干湿垃圾并称重。

  垃圾车的运行轨迹和收运情况、每户人家的垃圾分类情况都能在村口服务站里的大数据平台上实时显示,经整合为职能部门的日常监控、决策分析和针对性的上门指导提供依据。

  短短2个月,航头镇全镇干垃圾日产出量从210吨降到了112吨;湿垃圾日分出量从10吨增加到56吨。

  而在上海另一端的嘉定区,新成路街道也采用垃圾分类智能监管平台,记录并分析辖区内小区和商铺的垃圾管理状况。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秦文忠介绍,智能监管平台还设有大件(建筑)垃圾类,居民只要扫一扫自家门口的二维码就可以预约收运。

  秦文忠透露,平台使用后,辖区湿垃圾纯净度接近100%,湿垃圾比例从30%提升至66.5%,整个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了可视、可查、可考的常态长效管理。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以下简称“上海绿容局”)总工程师朱心军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垃圾分类给了上海市民发扬“创新精神”的机会。比如,上海市民发明了各种不脏手的“破袋神器”,有些小区还诞生了宠物粪便蚯蚓堆肥、湿垃圾降解做酵素种植蔬菜等项目。

  市民金点子变身“考核标准”

  上海绿容局副局长唐家富告诉记者,垃圾分类的实践中,“除臭、破袋、洗手”这“三件套”,如今已经成为各级各部门检查基层垃圾分类工作的“考核标准”之一。这“三件套”就是上海市民的发明。

  小区所有投放点都须有破袋工具和洗手设施,垃圾投放点要有异味控制措施,鼓励有条件的投放点加装低温储存设备,沿街商铺垃圾分类也纳入测评。这是2020年4月《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达标(示范)街镇(乡、工业区)综合考评办法(2020年版)》中,对“三件套”配备标准的具体规定。

  唐家富说,“三件套”的新规,主要来自群众反映问题和群众发明创造。

  去年垃圾分类实施伊始,上海居民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就是“破袋投放”“定时定点”“垃圾箱异味”。与此同时,解决上述问题的小发明、小创造在基层冒了出来。

  以垃圾箱房异味为例,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就在中风华园小区垃圾箱旁安装了“黑科技”产品——2个除臭空气净化小魔盒。“小魔盒”是一台智能餐厨废弃物等湿垃圾就地消纳装置,该装置不仅能降低大型生活垃圾处置设施末端的处理量,还能通过物理粉碎挤压脱水的工艺,将经过处理后的湿垃圾转化为富含钙质和氨基酸等成分的干的植物有机肥料。

  小区每日产生6桶湿垃圾,经处理可产生1桶有机肥,供物业绿化工用于培植养护小区内的树木花卉。

  至于洗手装置,上海有条件的小区会在垃圾箱旁设置一个洗手池,没有条件的小区则会引入一种类似饮水机的装置,每天会有专人往“饮水机”里灌水,居民使用后的废水则存放在饮水机下方的废水桶里,还能二次利用给社区绿化浇水。

  “去年七八月刚推行垃圾分类时,每天有200多起投诉反映破袋不便,但到年底每天只有2起左右类似投诉。”上海绿容局生活垃圾管理处处长徐志平介绍,“三件套”的配套使用,有效解决了老百姓的困扰。

  “低碳天团”让垃圾变成“宝”

  垃圾分类收集后,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是——好不容易费时费力分类了的垃圾,能不能被有效利用起来?

  “尽管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各地推进迅速,但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混投现象。”上海交大中英低碳学院副教授李佳及其团队此前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写字楼只设置了干垃圾和湿垃圾两种垃圾桶,导致写字楼白领只能把可回收的饮料瓶扔进干垃圾桶里;而设置在马路边的垃圾桶,分为干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不少人又把湿垃圾扔进了干垃圾桶里。

  为此,这个年轻的老师带着学生一起研发了“超视觉垃圾分拣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将很快进入市场应用。这款机器人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每小时可分拣垃圾5400次,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它的“目力”很好,可以在大量垃圾中快速精准识别可回收物。

  李佳算了一笔账,这台设备如果每天正常工作20小时,可以挑拣200吨垃圾,挑中率按照90%计算,可挑选纸类3.6吨,塑料类18吨,玻璃1.8吨。每天能为客户提高收益共计7.8万元。

  至于湿垃圾,除了作肥料,它还能输出电力和热力。上海交大团队设计的“分布式餐厨垃圾能源化系统”中,如果将重量为40kg的餐厨垃圾投入其中,经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随后转化为电力和热力,其输出的电能大约可供1000台手机充满电。

  目前,这套系统正在上海交大中英低碳学院试运行。

  上海绿容局副局长唐家富告诉记者,这些“黑科技”的出现,对未来上海垃圾处理至关重要。截至今年6月,上海四分类垃圾呈现“三增一减”的情况——可回收物较过去增长71.1%,有害垃圾较过去增长11.2倍,湿垃圾较过去增长38.5%,干垃圾较过去下降19.8%。

  “这是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同时也对后端处理提出了挑战。”唐家富说,目前上海干垃圾处理能力较强且有富余,但湿垃圾、可回收垃圾以及有害垃圾的增速明显加快,仍须利用各种新鲜的“黑科技”来提高效率,加快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

  (记者 王烨捷 魏其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