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区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新举措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5-09-11 16:39:04 浏览()次

村中垃圾集中处理。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蔡新华上海报道 当人们将眼光仍聚焦于城市垃圾分类处置时,上海的农村已开始了一场“垃圾革命”。

  目前,在上海的9个还有农村的区县中,已有137个村庄已实现了湿垃圾不出村、其他垃圾处置无害化。此举大大减少了农村生活垃圾量,有利于农村的生态环境改善,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日前,记者来到上海市松江区采访,这个区被评为“全国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区)”,已实现有机垃圾就地沤肥施田还田。

  ■垃圾发酵制肥还田

  松江区叶榭镇大庙村在上海首个实行“有机垃圾回收还田”,踏进这个村就看见每家每户农民住宅前都端放着两个大大的垃圾桶,分别写着“可还田垃圾”和“不可还田垃圾”,标识清晰,令人一目了然。

  记者随意打开一个张姓人家的“不可还田垃圾”箱盖,里面只有几根烂茄子、其余都是剩菜剩饭等。才十多岁的小孙子在门口眉飞色舞地向客人介绍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很方便,箱子上都有图,对照着扔就行。”老张则进一步解释道:“村里的保洁员每天两次上门来收,再细分一次,可以积肥的垃圾统一收集在田边的积肥池里,整个过程很简便,一点也不累人。”

  经人指点,记者随即发现马路对面这儿就有一个下沉式积肥池,数米见方的绿色玻璃钢箱体半掩在地下,大约有1米深,里面堆满了可还田垃圾。“经过5个月的沤制发酵,垃圾的质感就和土壤相似。将这些冒着‘油水’的肥料倒进田里,土壤色泽更黑、更松软,真是生态环保的好肥料。”一位村干部笑着告诉记者。

  据村干部介绍,以前大庙村每天垃圾产生量1.3吨,处置这么大量的垃圾费时费钱,十分头疼。而还田项目启动后,每天实际外运垃圾只有0.58吨,垃圾减量率达55%。其中有机垃圾减量50%左右,可回收垃圾减量5%,既减少垃圾,实现了垃圾减量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又节约了处置成本,更能做到废物循环利用,一举三得。

  ■厨余垃圾集中处置

  除了就地沤肥还田外,村民家中的厨余垃圾还能通过湿垃圾处置站实现循环使用,在松江区湿垃圾处置站,一条生产线正在处理松江城区和叶榭镇镇区收集来的厨余垃圾,经过过磅、分拣、粉碎、压榨等一系列工序,期间不断添加木屑、黑炭素、发酵菌种等物质,再进行15天~20天的发酵,就可以按10%-15%的比例制出可供绿地、林地使用的肥料,供农村使用。

  在堆肥场,记者看到,一条条堆肥带码得整整齐齐,除臭设备不间断地喷淋消除臭味异味,整个堆肥厂几乎闻不到呛人的杂味。松江区绿化市容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一年多来,这里共处置厨余垃圾两万多吨,生产有机肥3300吨,每天处置湿垃圾60吨,占松江区整个垃圾量的1/5。如果寻找到合适的场地,湿垃圾处置能力还能再提高一倍,整个松江区的垃圾量将会大大地减少,区域环境大幅改善。

  ■片区管理实现村民自理

  对于农村,垃圾分类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村民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是否达到一个境界。

  为此,松江区也想了不少招数来推进此项工作,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比如泖港镇腰泾村,通过“片区管理、村民自理”的模式,探索出了一套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办法。比如045片区,这个区有10名志愿者对片区内132户村民和9家企业宣导分类知识。保洁员收垃圾时,发现哪家人家垃圾分得不到位,马上汇报给片区长,他再带着志愿者上门宣导。再配合上绿账户等一系列鼓励措施,一来二去,再“顽固”的村民都会自觉认错,乖乖地去做垃圾分类。

  “现在,村里垃圾分类正确率比以前提高了很多。村里老人多,双休日在外工作的子女回来,老人还会教子女垃圾分类的知识哩!”片区长颇为自豪地对记者说。

  上海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在农村推广垃圾就地沤肥,是上海市积极探索农村地区垃圾减量化的新举措,必将有力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为建设美丽乡村添把“火”。

  短 评

  农村垃圾治理

  怎么冲破城市思维?

  徐琦

  垃圾往哪儿扔,扔了之后怎么处理,一直是困扰农村环境卫生改善的一道难题。过去我们耳熟能详的做法,无非是“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农村也像城里一样,沿路摆上了垃圾桶,垃圾车也开进了田间地头。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这样一种模式在许多农村出现了虎头蛇尾的苗头。农村的环境整治资金稳定性、充足性往往不能与城市相提并论,一旦各级补助资金没跟上,这种把农村垃圾拉到城里处理的体系极可能出现烂尾。有不少地方,就能看到农村建设起来的垃圾中转站满满当当,无人值守,垃圾车也因资金匮乏开不起来了,那些刚刚清扫干净的垃圾坑道又是满坑满谷、臭气熏天了。

  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大庙村的做法,好就好在运用了反向思维。把垃圾运到城里处理,既费工时又费钱,那为何不把垃圾就近处理?通过对农村垃圾构成的调研,他们了解到其中半数左右的有机垃圾完全可以直接还田,做成农家肥,既不污染环境,还能滋养土壤长庄稼。

  其实,不只是上海。浙江、湖南也都有类似的实践。有的在村里建起了透明的玻璃房,让太阳帮忙直接把垃圾沤成肥,分给农户;有的在村子里建起焚烧池、回收池和沤制池,绝大多数垃圾不出村就已经消失于无形。

  可见,农村垃圾处理难,难在思维出不了圈,跟着惯性走,只能把路越走越窄。只要抓住农村的实际,敢于创新,敢想就会有办法,脚下的路自然越走越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