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河南省中西部,东与偃师相连,西与新安接壤,孟津区是洛阳市市辖区之一,滔滔黄河穿其而过,巍巍邙山屹立境内。日前,中国环境报黄河生态行报道组来到孟津区瀍河(黄河支流之一)畔的刘寨村,看到了“变身”后的农村面貌。
“近年来,刘寨村以‘厕所革命’为切入口,高标准、严要求,系统化、人性化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是孟津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村里村外不见垃圾”
近年来,孟津区作为全省20个之一、洛阳市唯一的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在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下足功夫,以治污“小成效”推动农村“大变样”。
“全区建设镇级污水处理厂12座,已完成154个村的污水管网及设施建设,铺设农村污水管网1400公里,完成改厕5万多户。此外,我们投资150余万元建成农村污水处理数据化运行管理平台1个,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得起、管得好。” 孟津区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指挥调度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村里村外不见垃圾、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厕所污水一并治理、清洁家园人人出力”,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孟津,这32个字是全区农村污水治理的总体思路,在邀请专业设计团队对全区农村污水分布、处理、利用等情况进行全面调研摸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改厕”到“改厕、改厨、改浴”同步进行,协同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与垃圾清零、“厕所革命”、一村万树、清违治乱等工作,多方面推动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不仅如此,孟津还积极发动群众,营造良好的氛围。按照“走出去学、请进来讲、走进户宣”的“三步走”工作思路,组织村(社区)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到改厕示范村学习观摩,邀请专业人士宣讲改厕政策及奖补措施,包村干部走家入户面对面与农户沟通交流,同时利用多形式、高频次的宣传,形成了人人了解改厕、支持改厕、参与改厕的良好氛围。
孟津区村庄生态宣传栏
设施从无到有再到全,建好偏远村落“一单元”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区)”,在全区农村村(居)达到市级农村环境整治达标村标准后,孟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但这些都离不开全区坚持全面展开,分类推进“一张图”。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孟津区的农村污水设施建成的利用率高,离不开三个“全域”,即全域统筹、全域推进和全域治理。
在全域统筹方面,相关部门在详细掌握各村基本概况、污水日产量、村庄发展规划、终端选址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反复会商论证和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创新实施农村污水治理“三定三分类”工作思路,即根据人口定规模、根据水量定管网、根据水质定工艺,合理选择改厕标准和模式,积极探索经济型、普通型等多种厕所建设模式,做到“一村一策、一村一治、一村一量、一村一价”。
在全域推进方面,孟津织好中心镇区“一张网”,将中心镇区及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统一截污纳管,实现达标排放、循环利用;串好重点村庄“一条线”,将各镇地势平坦、人口集中、相邻相近的重点村庄“串点成线”,完善“线”内各村污水管网,将村组农户生活污水接入处理站点,确保达标排放。
“此外,我们积极推进建好偏远村落‘一单元’。对人口较少、居住分散、位置偏远的村落,以一户或多户为单位,建设规模不等的三格化粪单元,对生活污水就地处理。特别是打破乡镇行政区划限制,对各镇间相邻的村庄集中建设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介绍道。
同时,在全域治理方面,孟津聘请专业单位按照“一镇一方案、一村一图纸”的模式高标准编制规划施工方案,按照“面上推开、分类示范”和“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街,街有示范户”的标准分类分批、梯次逐轮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坚持改厕与污水处理同步推进,以水冲式为主,以集中收集粪污模式为辅,兼顾三格式、双瓮漏斗式厕污同治,通过铺设污水管网、新建污水处理站,逐步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从无到有再到全。
“三有三改两分离”,村容村貌改观大
走在孟津,葱郁的菜园花园随处可见,取代了往日的旱厕,也让更多的在外人员愿意返乡生活创业,乡村振兴事业迎来更多的“生力军”。
“这离不开我们的‘三有’‘三改’和‘两分离’。”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结合实际,全区要求改厕做到“三有”“三改”“两分离”。“三有”是指有墙、有顶、有硬化,并鼓励有条件的住户做到“七有”——有墙、有顶、有硬化、有门、有窗、有照明、有洗手池。“三改”指的是改造“厕所、洗澡间、厨房”,“两分离”则是指建设庭院排污、排雨小系统,做到雨水一条线、污水一道管,实现雨污分离。
“在我们孟津,农户的管网建设和厕所改造质量进行统一验收,搜索一农村改厕改一个成一个,效率很高。”工作人员表示,为了24小时不间断对污水管网和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管护,孟津组建了专业的运维团队,并引进现代化科技网络管理手段,在各个污水站点安装视频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将农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净水,用于大棚蔬菜瓜果和农田灌溉。将三格化粪池和沼气池经过厌氧发酵产生的废液作为有机肥用于农作物肥料,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节省了农民开支。”工作人员说,“从前村子里蚊蝇滋生的情况不见了,改厕也与改厨、改浴相结合,村民们生活更便利了。”
编辑: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