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积极发挥检察机构作用,创新海洋多元共治新模式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3-03-28 15:03:07 浏览()次

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通过建立跨区域检察守护海岸线公益联盟,建设诉讼协调指导中心大数据智慧平台,打造平潭海洋检察保护成果集成展示基地,创新探索集“公益联盟+智慧辅助+法制教育”于一体的海洋生态公益检察共治模式,加快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海洋生态文明和国际旅游岛建设。

机制创新,建立守护海岸线公益联盟

由平潭检察院提起的福建省内首例针对盗采海砂违法犯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4名被告人连带赔偿海洋生态修复费用71.24万余元。这是平潭加强区域联动、部门联动、上下联动的机制创新,以及在建立守护海岸线公益联盟、推动海湾陆岸并治上的良好实践。

2019年1月,平潭检察院倡议发起了福建省检察机关守护海岸线生态检察协作机制。联合省内沿海的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宁德等地检察院,建立涵盖跨区域案件管辖协作机制、跨区域案件检察协作机制、区域间日常沟通联络机制、调研智库协作机制以及普法宣传协作机制等五大协作机制。

2020年5月,平潭检察院与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开展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案件协作,共同签署了《关于在办理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案件中开展协作配合的意见》。在专家辅助人智库、生态环境损害价值评估、生态环境修复建议、信息共享及违法犯罪线索、公益诉讼线索研判、联席会议等方面建立协作机制。

同年6月,福建省检察院联合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海洋与渔业局、海事局、海警局和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等部门在平潭共同签订《关于在涉海洋公益诉讼和生态检察工作中加强协助配合的意见》,就涉海洋公益诉讼和生态检察工作加强协作配合。

2020年以来,平潭共追缴生态修复资金186万余元,助力沿海其他六地市检察机关成功追缴生态损害修复资金6000余万元。

模式创新,构建“大数据+海洋生态”智慧辅助平台

福建海域广阔,海岸线绵长,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破坏案件线索发现难、研判难和处置难一直是困扰检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的一大难题。为此,平潭检察部门充分发挥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科技作用助力智慧检务,建立涉海洋公益诉讼大数据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并在省检察院的授权下将大数据平台升级打造为“福建省沿海七地市涉海洋公益诉讼协调指导中心大数据应用平台”。

在平台上,能够显示多条从省内沿海七地市海量数据中采集到的与海洋公益诉讼相关的线索。通过平台初步研判,筛选出价值线索,这些线索按照社会关注程度大小、成案概率高低,依次分为红、黄、蓝三色。

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能够实现以平潭为中心,辐射其他沿海六地市的跨区域公益诉讼案件信息化管理和分配,智能化辅助办案。

2020年以来,依托该模式已通过平台筛查线索323条,向有关地市检察院移送线索75条,已立案审结24件次,批捕涉海洋犯罪17人,起诉35人,一审有罪判决率100%,查扣涉案海砂约12.3万吨,实现涉海砂“采、运、销”全链条打击。

载体创新,打造海洋检察保护法制教育基地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不单单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事,更是全社会应该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事。通过与省检察院共建特色教育平台,打造首个省级海洋检察保护主题法制教育基地,集中展示福建海洋公益诉讼实践成果、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推动海洋生态保护法制教育,促进海洋生态文明思想传播。

基地以“检察蓝守护海洋蓝”为主题,分为“千年八闽、沧海桑田”“发引千钧、生态警示”“检察护蓝、亮剑出鞘”“生态联盟、协作共治”“牢记嘱托、岚检启航”“智慧检务、守护海洋”等六大篇章,充分融入海洋元素和检察元素,利用造景、沙盘、电子屏等丰富载体,综合使用声、光、电等新媒体技术,多角度、立体化、全景化地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宣传。

基地正式启用以来,共接待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在校师生48次共计2500余人,发挥集实时办案、成果展现、法制教育于一体的智慧管理与法制教育作用,提升全民保护海洋生态意识。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供稿

编辑: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