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指出,生态环境改善和修复,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要把水生态修复作为重要任务,不仅要“清澈见底”,更要“鱼翔浅底”。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在治水过程中把完成水环境质量考核相关指标作为“终极目标”,导致治水思路、措施等方面出现了偏差。此次会议提出不仅要“清澈见底”,更要“鱼翔浅底”,就是要彻底改变一些地方原有的“为达标而达标”的治水思路,进而实现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
毋庸讳言,一些地方曾经在用水、治水思路上出现偏差,走过许多弯路。比如,一些地方的黑臭水体在销号后频频返黑返臭,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重视水生态修复,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长效管控机制落实不到位,水体虽然暂时达标了,但没有恢复生态功能,不具备可持续的自净能力。还有一些地方把水生态环境改善视同“数字达标”,以应急治理代替常规治理,甚至弄虚作假,在水质断面上游“撒药治污”,干扰水质监测。
笔者认为,“清澈见底”,是指治理水污染要达到水环境质量考核要求;“鱼翔浅底”,是指不仅要水质达标,更要真正从保障水资源供给、恢复水生态功能、改善水生态环境出发,从长计议、科学规划,使水生态环境取得实实在在的改善。不仅要“清澈见底”,更要“鱼翔浅底”,为下一步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要实现这一目标,开展治水工作就不能割裂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要素。要树立系统治理思维,认真分析和识别影响水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更加科学地评估和研判不同流域水生态环境特点。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阶段性指标目标,从“三水”统筹的角度,有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同时,优化水质考核评价方法,充分考虑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多种因素,科学开展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考核和排名。
治水思路的转变,要求各地在精准治污上下更大功夫,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针对不同流域的特点采取对策。比如,对水质较差的水体,以改善水环境为主,深化污染治理,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对断流干涸且区域具备水资源优化配置条件的水体,以丰富水资源为重点,坚持节约优先,保障生态用水。对公众关注度高、生态功能重要的水体,着重强化水生态保护治理,坚持以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让河湖水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
当前,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重心要聚焦在巩固工作成果、提升工作质效上,科学把握时序、节奏和步骤,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在多元目标中实现动态平衡,推动水生态环境水平综合提升。
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愿景正在许多地方变为现实,“长江的微笑”越来越常见,水生态环境改善正惠及人民群众。我们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积小胜为大胜,向既要“清澈见底”又要“鱼翔浅底”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