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处理好开源和节流、存量和增量、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做到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联动南北,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是核心。笔者认为,推动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应围绕水处理好四个关系。
确保水安全,处理好时间和空间关系。水安全是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底线,要坚持水安全优先,处理好时间与空间关系。遵从水资源分布规律,建立南水北调干支流及受水区外调水、本地水及非常规水资源大数据库,建立“省—市—县区—乡镇”四级水资源存量动态数据管理中心;利用先进技术,建立水质安全大数据监测预警机制,实现流域内河道、污水源点和排污过程的实时自动监测、报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包括700多条河流,横跨道路、河渠、谷口及山体等复杂地形,要着重考虑建设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及结构性,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实现对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建设安全的智慧化管理。
坚持节约用水,处理好开源和节流关系。先节水后调水,处理好开源和节流关系。可以在河北、北京、天津等受水区试点地方节水立法条例,探索建立“省—市—县—乡镇”四级节水行政管理体系、节水科技知识普及行动计划,及覆盖社区、企业的新闻、广播、网络的科学节水普及体系,构建节水制度保障机制。建立南水北调中线流域节水财政联合基金、省级节水财政专项基金、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及用水超水多级惩罚机制,构建节水财政金融保障机制。从生产生活生态等角度构建流域水资源功能分类评级指标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运用机器学习、特征工程等大数据工具,开展水需求前瞻性预测,构建节水科学调节机制。
充分考虑承载力要求,处理好存量和增量关系。坚持水资源承载力刚性约束,在存量基础上科学谋划增量布局,推进存量效益最大化。摸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供需总量,本着调蓄灵活及人口密度优先等原则,用好南水北调水、黄河水、引江济淮水和本地水资源,谋划外调水、本地水及非常规水资源调洪调蓄生态涵养区,降低输水风险,稳固水承载力。加强对长江、汉江等流域汛期的监测研判,抓住丹江口水库汛前腾库和汛期泄洪的有利时机,通过总干渠向鸭河口、颍河等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河湖实施生态补水,强化汛期研判相机加大生态补水,变害为宝,提高水承载力。建立水源地和受水区的协调联席机制,统筹做好水价定价动态机制、跨省用水的联动机制,平衡区域水承载力。
保护水生态,处理好生态和经济关系。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流域统筹建设沿黄、沿淮、南水北调沿线生态涵养区,尤其是在主体功能区执行严格生态保护制度,以生态链实现水生态涵养区的大循环。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区、库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依托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创新高地,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优势,在水计量精密仪器、水感知物联网技术、综合灌溉信息管理系统等领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造节水高科技产业聚集区。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试点水权制度和交易制度,建立工农业用水指标转换机制,探索跨行政区域水权交易,打造国家水资源交易中心,加快水资源经济效益转化。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