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发展示范区实施跨界水体联保共治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0-10-22 17:36:28 浏览()次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河网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超过1/5,优化水环境,做好水文章是示范区重要的工作之一。

  为此,江浙沪两省一市生态环境(厅)局、水利(水务)厅(局),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东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以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等9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以下简称《联保方案》)。

  先行建立“一河三湖”联合河湖长制

  《联保方案》将一体化示范区和协调区范围内47个主要跨界水体纳入实施范围,其中太浦河、淀山湖、元荡、汾湖等“一河三湖”是加强跨界水体联保共治的重点。

  具体措施来看,《联保方案》将在已有“太湖淀山湖湖长协商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先行建立“一河三湖”联合河湖长制,并逐步扩展至其他重点跨界水体。日常管理实行轮值制,定期开展联合巡河、会商协作,统筹推进解决跨界区域的水环境问题。

  以贯穿吴江、青浦、嘉善三地的太浦河为重点,示范区将进一步明确太浦河水生态保护和管控要求,强化岸上、水上污染源监管,完善太浦河水资源保护省际协作机制,优化水资源联合调度模式和应急事件协同联动。

  与此同时,示范区相关职能部门将定期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和巡查,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根据问题导向,开展形势分析、执法联动和协同污染治理等会商。

  探索推进上下游、左右岸、跨区域连片联合养护监测体系方面,示范区将优化联合监测断面,在重点跨界水体水环境质量、污染排放、风险预警等领域开展合作;联合建设太浦河沿线自动预警体系,加强相关数据的共享;共同开展“一河三湖”水文水资源水生态监测,持续开展河湖健康状况评估;充分依托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信息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建设,不断扩大重点跨界水体各类水文水质监测信息、入河污染物排放信息的共享共用。

  此外,示范区将深化联合防控机制,探索推进上下游、左右岸、跨区域连片联合养护,提升管养的整体效益。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朱石清表示,《联保方案》提出建立联合河湖长制,就是希望对群众关心的交界区域形成上下游、左右岸无缝衔接,弥合掉管理的真空地带。通过各方管理边界的相互融合,推进三地在河湖保护上责任共担、效益共享、共保共治。

  落实好《联保方案》各项工作,也将提高解决跨界问题的行政效率。朱石清举例说,对于流域行洪、区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等,通过继续加强自动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联合调度和更大范围的数据信息共享,缩短上下游区域联合应对的响应时间,进一步提升示范区水资源、水环境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