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求生存”“盼温饱”,到“求生态”“盼环保”。中国治水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从单一地除水害兴水利,解决洪涝、干旱、供水等老问题,拓展到水资源保护、水系景观建设、水系生态修复等新维度。立足山水林田湖这一生命共同体,我们要推动的是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的有机结合,要追求的是天蓝、山绿、水清、人和的美好图景。
流淌千年的汾河滋养了三晋大地,但早些年一度“有河无水,有水皆污,遍体鳞伤”。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提出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要求。近日,总书记再赴山西,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对汾河沿岸生态环境的沧桑巨变表示欣慰。大国领袖对于一条河流的治理念兹在兹,源于历史的传承,也饱含时代的思考。 大江大河从来与人类文明兴衰密切相关。有学者概括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两千多年中,这条母亲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一定意义上,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与水旱灾害持续斗争的历史,这催生了中国人“海晏河清、四海安澜”的太平理想,孕育了大一统、集体主义等人文传统,也决定了治水成为治国安邦的重要内容。 中国被冠以“治水社会”之名,但历史上一直陷于“频年修治,频年冲决”的循环。新中国成立之前,国贫民弱,山河破碎,水系紊乱,河道长期失治,堤防残破不堪,水利设施寥寥。“为政之要,其枢在水”,毛泽东同志在瑞金时期就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集中有限财力投入攸关国计民生的水利项目,相继开展了对淮河、海河、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发动群众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水利更是被摆到了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小浪底等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陆续开工兴建。如今,近10万座水库、超过30万公里的江河堤防,让“两年一小灾、三年一大灾”的局面得以彻底改变。
洪患频发的威胁虽已基本解除,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江河断流、湖库淤积、地下水超采、水污染频发等水问题也在出现。治水兴水的得失,既关系各地自身的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也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系统治水作出部署,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治水的新思路,那就是突破就水治水的片面性,统筹兼顾各种要素、协调各方关系,把局部问题放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来解决。这意味着中国治水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从单一地除水害兴水利,解决洪涝、干旱、供水等老问题,拓展到水资源保护、水系景观建设、水系生态修复等新维度。立足山水林田湖这一生命共同体,我们要推动的是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的有机结合,要追求的是天蓝、山绿、水清、人和的美好图景。
从“求生存”“盼温饱”,到“求生态”“盼环保”,今日中国的治水理念正在发生着历史性变化。在这背后,治水为民、治水惠民的根本目标一以贯之。历朝历代水患为何难治?除了受制于农耕时代薄弱的生产力水平和落后的技术手段,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松散的社会形态,封建王朝的服务责任和公共职能也极其有限。与之相比,我们党治水的初心始终如一,就是兴利、除害、富国、惠民。“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结合起来,号召力、行动力是前人所无法比拟的。为三峡蓄水,18年间140万人告别故土;为南水北调,7个省市100多个县齐心协力……正是这些奉献与付出,创造了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而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更进一步升级了治水理念,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不断提亮着全面小康的成色。
治国如治水,治水正是中国治理的缩影。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凝心聚力的国家制度,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民族精神,是守八方平安、筑江河安澜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穿越风雨、走向未来的重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