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饮黄河水 齐浇团结花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6-07-04 22:29:38 浏览()次

久雨初晴,东一村巷道里传来阵阵鞭炮响。村民马义龙家的新房今天“上梁”,自然少不了一番热闹。村委会主任马二力说,东一村无论谁家盖新房,都是全村人的大事,不用打招呼,大伙儿都会上门搭把手,这是东一村的风俗。

  马二力介绍说,东一村共631户,有撒拉、回、汉、东乡4个民族,其中汉族40来户,东乡族7户,余下的回族和撒拉族各一半。在外乡人眼里,东一村开满了“团结花”,因为在这个村庄,不同民族的村民不分彼此,房子一起盖、农活帮着干、有难大家扛、逢年过节共同张罗。

  村里的老人讲,东一村是个移民搬迁村,50多年前,这里还是黄河边上的一片荒滩。当时政府出了政策:给搬迁到这儿的村民每家盖5间简易房。很快,周边5个村子积极响应,土地少、吃不饱饭、盖不起房的家庭纷纷搬迁到了这里。

  来自不同村庄、民族各不相同的村民,一起开荒地、种庄稼,共同的命运将他们牢牢拴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父辈们常说,我们民族不同、信仰不同,但都一样靠着黄河水滋养。”村妇联主任张玉莲说。

  近几年,村里农田灌溉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成本高,一部分村民外出开拉面馆,村里出现了耕地撂荒的现象。

  土地荒废太可惜。村里及时修建了一座蓄水池,分支管14.5公里,防渗渠3.6公里。接着村干部发动群众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产业单一的现状,怎么调、调什么由村民自己掌握。苗木、肥料、农药无偿发放给村民,村里还请农技专家到田间手把手指导。

  今年,村里种植的优质薄皮核桃达到了700亩,辣椒、白菜等露天蔬菜100亩,地膜玉米500亩,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单一的种植结构。如今的东一村已是甘都镇的人口大村。

  在“党政军企”示范村建设中,村“两委”班子向省、市、县相关联点单位争取资金,修建了一栋509平方米的二层村级综合办公服务大楼,并配备了办公桌、会议桌、图书等办公用品,党员和群众在闲暇之余有了好去处。

  村子的主巷道年久失修,坑坑洼洼,下雨天积水较多,出行很不便。村里争取资金,修建水泥硬化道路8.4公里、桥梁2座、涵洞8座,实现了村内水泥路面户户通,改变了村民雨天出行一身泥的状况。

  东一村汉族人口少,是村里的“少数民族”。为满足汉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需求,村里专门投资3万元组建了传统社火表演队,配备了表演服装、广场音箱等社火表演器材,逢年过节,村里都支持社火队彩排节目,载歌载舞。

  “在落实每一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惠民政策时,村‘两委’班子都会统筹考虑各民族的共同利益,这为东一村各民族和睦共处、团结稳定打下了基础。”张玉莲说。

  2013年夏天,村民田文忠开着三轮车去镇上卖菜,不幸发生车祸,需要赔偿对方30万元。田文忠被巨额赔偿吓坏了,正在他六神无主时,村里人纷纷凑钱,并不富裕的乡亲们硬是凑齐了30万元交到他手里。

  田文忠说:“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乡亲们几乎拿出了所有积蓄帮我渡过难关,这份情我一辈子都记得。”听田文忠说,他外出务工,从不敢歇着,就是想早日把乡亲们的钱还上。乡亲们却说,田文忠不容易,大伙儿都不会催账,是田文忠自己着急还钱。

  东一村还有一件稀罕事,那就是家家户户安装了十户联防报警器,“一户有难题,九户全响应”。

  前不久,四队冶二卜家的儿媳妇生孩子,半夜按报警器,大家齐心协力将其送往医院;田小七家里着火,按了报警器,其他九户喊了村民,一起扑火,抢救财产……

  今年年初,村民杨秀兰的老伴因病过世,然而她却没有随子女去县城居住。杨秀兰说:“有乡亲们在,我心里踏实。如果我有困难和需要,大家都会帮衬着。”


 

  《 人民日报 》( 2016年07月04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