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宝林镇,死猪从上游漂到水库。
制图/姜宣凭
工人捞上一死猪崽。
记者调查发现,因死猪崽无法获得无害化处理补贴,养殖户图省事扔进水库
在邛崃市宝林镇附近,有着面积最大的灌溉水库。这里每天都有来自芦山玉溪河、名山百丈水库和蒲江一支流的活水注入,但近五年以来,河水带来的不止是村民生产所必须的灌溉用水,还有源源不断的垃圾和死猪。因为库水不再下流,高峰时,漂浮在整个库区的死猪数量多达上百头。
徐邦春和徐建军是这座水库的承包人,去年12月,两人和邛崃市水务局签订协议,负责打捞水库里的死猪,水务局则每月付给两人2400元。今年春天开始,水库中的死猪越来越多,有时一次能捞几百斤。这座水库曾是邛崃的一个钓鱼天堂,但如今已经客流稀少,死猪腐臭味时常飘向岸边,这不仅让旅游业蒙受损失,更让当地的村民开始担心,被污染的库水将浸入地下,污染他们的生活水源。
源源不断
徐邦春和徐建军是这座水库的承包人,负责打捞水库里的死猪,水务局则每月付给两人2400元。今年春天开始,水库中的死猪越来越多,有时一次能捞几百斤。
实地探访
曾经的钓鱼天堂每月捞出几百头死猪
昨天早上8点,徐邦春和同伴已经划着铁皮小船出发,在面积约达800亩的水库中往返巡视。事实上,徐邦春和同伴并不能将源源不断漂来的死猪打捞完。库区入口处有一张大网,很多死猪和垃圾都被拦截在大网一侧。更多的时候,徐邦春和徐建军只能保证把入口以下水面上的死猪打捞完,这部分水面仅仅占了水库面积的一半。徐邦春回忆,去年刚刚接手这个活时,两人连续捞了10多个小时,直到晚上7点多,将整个库区连水库入口处的死猪都捞得干干净净。但是第二天早上8点,徐邦春开着船去查看的时候发现,已经又有近30头死猪漂在大网一侧的水面上了。徐邦春说,他们两人平均每月要捞500头左右的死猪。
水库附近的村民说,往年没有死猪时,库区碧波习习,绿树成荫,周围一派农家风光,是不少游客周末休假游玩的好地方。徐邦春坦承地告诉记者,接下打捞死猪的活儿,就是因为他的农家乐就在水库边上,“不捞的话,太臭了,农家乐根本没生意。”他说,现在水务局已经将打捞费提高到每月2400元,但他还是不太愿意干这个活儿。“家里的其他事情都管不上,每天主要就是捞死猪,再多下去,我就真的不干了。”
死猪多为小猪崽
流域生猪养殖户超30万
水库所在地宝林镇三一村村支书古洪帅说,水库是上世纪60年代建造的,主要作用是防洪和灌溉。虽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村民都从水库中引水家用,但从80年代开始,附近的村民开始陆续在家附近打井,抽取地下水饮用,水库中的死猪并未影响村民的生活用水。
宝林镇附近这座水库,是三条河流在成都的终点。早在2013年3月,邛崃农村发展局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李平就曾进行过详细的调查。他说,注入水库的河流首先是玉溪河,主要的开发任务就是灌溉和发电。早在70年代兴建的玉溪河大型引水工程,渠首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盛乡,最终在宝林附近的水库中截止,是整个灌溉系统的最下游。另两条注入水库的水源来自雅安名山县境内的百丈水库,和蒲江的一条小型支流。水库是三条流域中的海拔的最低点也是终点。记者了解到,在这三条水域的边上,至少有超过30万的生猪养殖户,其中成都邛崃的生猪养殖户超过10万,是成都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李平说,这样的地理位置,也让水库成为了死猪尸体在水域中漂流的终点。
自2008年开始,邛崃农发局几乎每天都要组织人员在这片水域上打捞死猪。昨天下午,记者在农发局的大院中看到了刚刚运送死猪返回的小型卡车,李平提供的一个登记单上显示,在死猪比较集中的日子,他们一天运走了大大小小30多头死猪,总重超过500公斤,大多是体重没有超过20公斤的猪崽。这也和村民提供的数据相吻合。
法律链接
邛崃农发局表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禁止屠宰、经营、运输和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产品。
不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处置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动物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运载工具中的动物排泄物以及垫料、包装物、容器等污染物以及其他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无害化处理,所需处理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可以处三千元以下罚款。
困难重重
体重低于20公斤的猪崽,是不能上保险的。无害化处理一头35公斤以下的小猪的成本大约40元,养殖户们不愿承担这笔费用。而农保公司业内人员表示,以目前的保险价格及猪崽死亡率来计算,20公斤以下的猪崽纳入保险,将使保险公司面临亏损。
症结追问
“保险+补贴”双保险 养殖户为啥不买账?
邛崃,一直是四川生猪无害化处理的示范点之一,在李平的办公桌上有着一个详细的处理流程,保险的价格构成也十分详细,能繁殖的母猪,保险金额1000元每头,保费是60元每头,保期是一年。其中中央、省、市、区县每头的补贴标准分别是30元、6元、9元、6元,投保人自筹9元。育肥猪保险金额是500元每头,保费是20元,保期是四个月,投保人自筹3元。
李平说,养殖户家中有生猪死亡时,可以通知农发局,保险公司会第一时间定损,定损后,无害化处置公司就会装运,送往集中的销毁地,管控非常严格,当一头死猪完成无害化销毁的流程后,可以获得两笔钱,一笔是每头80元的无害化处理补贴,另一部分则是农业保险的保金。在这样的双保险之下,三条水域中每日仍有大量的死猪漂过来似乎显得非常不合情理,而生猪养殖户对于政策理解和政府存在着偏差。
原因1
20公斤以下猪崽无法享受无害化处理补贴
在水库附近居住的养殖户刘江川(化名)说,库中漂浮的死猪,隐藏着太多养殖户的秘密。从2000年开始,病死猪的处理大概分成了三个阶段,90年代末到2000年初这个阶段,水库中的死猪还很少,都是近五年才多起来的,那时候,死猪还有办法上桌,但在政府部门的严查之下,这样的现象逐渐变成了极端个案。
在2005年到2008年,病死猪已难上桌,这些猪会被当作喂鱼的饲料卖给一些养鱼户,喂养一些食腐鱼类,政府很快发现了这种现象,除了制止之外,生猪养殖的保险也逐渐健全,死的大猪基本上都可以接受无害化处理了。但体重低于20公斤的猪崽,是不能上保险的,并且无法享受到无害化处理的补贴。这些死掉的猪崽,成为了河中腐尸的主力军。无害化处理一头35公斤以下的小猪的成本大约40元,养殖户们不愿承担这笔费用,便在夜间随手将猪崽扔进河中,很难被察觉,事实上,在汇入水库的三条河流上都随时会看到猪崽的尸体,只不过这些尸体最终都汇聚到了水库边上,给人一种假象。
原因2
猪崽死亡率高自费处理成本太高
此外,养殖户陈先生还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在春秋畜病比较集中的时期,他家的猪崽死亡率差不多可以达到20%,死上一百头猪崽是再常见不过的事,全部无害化处理这些死猪,大约要花上5000元以上,这显然要比直接扔进河里麻烦得多。村民说,三四年前,几乎每天都有养鱼的人偷偷将一些死猪捞上来运走,作为免费饲料。而这样的行为也得到了一些住在水库边村民的默许。但近些年,随着管控越来越严格,来捞死猪做饲料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死猪堆积得越来越多,“当死猪的产业链断掉后,问题就出来了。”农业保险公司业内人员表示,以目前的保险价格及猪崽死亡率来计算,20公斤以下的猪崽纳入保险,将使保险公司面临亏损。
【破解之困】
死猪来自哪儿?溯源工作难
邛崃农发局副局长苟明君说,主管部门曾经希望通过生猪佩戴的防疫耳标追查库中漂浮猪崽的源头,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他说,防疫耳标仅能定位到生猪养殖所在的镇,难以具体到养殖户个人。而猪崽在没长到20公斤前是允许买卖的,在买卖之后仍然佩戴原来地方的耳标,这样的溯源工作难以开展。
每年,农发局都会投入大量人力在水库中捞取死猪尸体,在苟明君的办公室中还存有数千份宣传无害化处理死猪的传单,这些传单被要求派发到村,到户,但苟明君认为,仅靠宣传来制止死猪被随意丢弃的现象并不足够,靠制度来完成约束,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猪崽无害化处理已提上日程
邛崃农发局表示,目前,体重低于20公斤的猪崽如何进行无害化处理补贴已经被提上了日程,但中间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首先,保险公司是盈利机构,猪崽的赔偿标准还需要磋商。其次由于四川各地的政策不尽相同,这样的地方性政策无法惠及水库上游地区的养殖户,并不能完全掐断死猪漂入水库的源头。农发局将继续投入人力治理水库中的死猪,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处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