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四年优等生!赣州中心城区PM2.5浓度稳居江西第一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4-09 12:01:37 浏览()次

我们以开局即是决战,微克必要力争的状态,争当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优等生’”。赣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马飞谈起今年一季度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时告诉记者。

据介绍,赣州市中心城区PM2.5年均浓度排名连续四年稳居江西省第一。

今年是“十四五”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收官之年,赣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战线的“战士们”再次有力起跑、奋力加速,在新的一年蓝天保卫赛道上加力冲刺。

“天不帮忙人努力”,构筑烟花爆竹管控“防火墙”

“春节期间中心城区烟花爆竹无序燃放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在这方面我们有深刻的教训。”赣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负责人陈路长介绍。

2023年春节,赣州市中心城区采取了限时限区域燃放烟花政策,但出现了“破窗效应”,导致1月22日(初一)出现了重污染天气,PM2.5日均浓度达203微克/立方米。

2024年春节,赣州市痛定思痛,市中心城区在初一以政府组织“烟花+无人机”表演的方式满足人民群众期盼,其他区域、时段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同时全力管控重点区域烟花爆竹燃放。2024年春节期间,赣州市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未出现污染天气的地市,2月9日(除夕)赣州市中心城区PM2.5日均浓度50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一,2月10日(初一)赣州市中心城区PM2.5日均浓度71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一。

今年春节前期气象条件较为不利,风力较小,扩散条件较差,空气质量存在重污染风险。赣州市严阵以待,紧密调度、共谋对策、强化部署,构筑了“市级督导、机动巡查、蹲点值守”三级防控体系,全面管控烟花爆竹燃放。

赣州市对中心城区五区划定58个重点防控单元,每个防控单元安排部署公安、城管、生态环境部门以及属地乡镇(街道)人员,防控小组成员凝聚合力,既采用喇叭播放禁燃禁放宣传标语的“土办法”,也探索采取“一人一桶一瓢”做好应急处置的“新路子”;既登上雾炮车坐镇指挥,也骑上电动车巡逻管控。春节、元宵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得到了有力管控。

2025年1月28日大年三十,江西省赣州市中心城区PM2.5日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排名全省第一,同比去年春节下降了24微克/立方米;1月29日大年初一,赣州市中心城区PM2.5日均浓度47微克/立方米,排名全省第一,同比去年初一下降了24微克/立方米。今年除夕、初一均没有出现污染天气。截至3月31日,中心城区PM2.5平均浓度28.0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92%,排名全省第一,实现“开门红”。

“对环保人而言,在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工作中,一年365天,哪怕是阖家团圆的除夕夜,一天都不能放松。”马飞深有感触地说。

“作战指挥齐发力”,画好蓝天提升攻坚“同心圆”

“随着冷空气南下,当前风力3级,主导风向为偏北风,上风向污染气团预计下午15时抵达赣州市,受本地污染排放叠加污染传输影响,中心城区PM2.5浓度预计在17时后出现明显抬升,存在轻度污染风险…… ”

在赣州市大气污染防治作战指挥部(以下简称赣州大气指挥部),工作人员共同商量后,发出做好颗粒物污染应对的工作提示,结合当前污染特征研究管控措施。

像这样的会商研判,在《赣州市空气质量改善领域深化合作意向协议》签署后,可以说每天都会多次出现在指挥部,气象部门专业人员深度参与空气质量和气象形势预测分析,使得指挥部在大气环境质量预报评价、重点区域风场环境评估等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在此基础上,赣州市大气指挥部安排专人盯控空气质量数据、调度提醒高值情况,每小时通报今日PM2.5指标累计浓度、小时浓度以及保良余量,特别是在除夕前后多次召开面商会进行调度。

赣州市生态环境局干部在田间地头发放大气污染防治宣传资料

“我们每天安排4个机动巡查组,结合风向情况开展巡查管控,及时反馈问题,并定期定时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确保问题真整改。”赣州市驻点大气管家团队负责人于帅帅介绍相关情况时说。

赣州市还针对城中心五区重点问题开展上下联动巡查,推动“五区一体化”治气,同时积极会同市级指挥部成员单位,对突出扬尘问题开展联合监管执法,推动难点、重点问题有效解决。

今年以来,赣州市大气指挥部已累计发出12份工作提示、每小时的调度通报信息已发出480余份,成功保住12个优良天。

“科技赋能提能力”,成就大气污染防治“千里眼”

“颗粒物激光雷达扫描到疑似餐饮油烟污染源,请属地核实查处……”赣州市大气指挥部正将颗粒物激光雷达扫描污染高值区域的问题进行调度通报。上述颗粒物激光雷达能够扫描识别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污染源,1小时循环扫描1圈,24小时不间断工作,已成为大气污染监管的“火眼金睛”。

为加快提升大气污染科学监管能力,赣州大气指挥部依托建成的挥发性有机物组分站、颗粒物组分站、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黑烟车电子抓拍系统、重型柴油车OBD远程在线监考系统、远程无人机系统等,打造赣州市“蓝天云”平台,成为赣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的“中枢大脑”,实现了大气污染“天空地”一体化监管。

冬季是颗粒物污染的高发季,赣州大气指挥部则每日通过颗粒物组分站分析监测数据,分不同时段分析一次污染源、二次污染源占比情况,并对其中的重点组分进行溯源分析,结合分析情况针对性提出管控建议。

今年以来,指挥部累计发布颗粒物组分分析及针对性管控建议报告130余份,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

赣州市现场督导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

在春节、元宵过后,不少企业和施工工地逐步复工复产。为督促相关企业和施工单位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赣州大气指挥部专职巡查人员通过远程起降无人机巡飞重点企业和重点施工工地。比起以往需要驱车前往巡查地点所耗费的时间,无人机仅需短短几分钟便能抵达现场,并且不受地形限制,让大气污染“无处遁形”。除时间上更加迅速外,无人机还能挂载空气参数监测设备,对企业废气排放口实时监测数据,大大提高了监管效能。

“赣州市还深度融合DeepSeek大模型技术生态,通过‘国控+省控+乡镇+微站’四级监测网络,做到污染源头随时感知、巡查人员迅速排查,把大气污染影响降至最低。”陈路长表示。

下一步,赣州市将持续深入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保持攻坚态势、坚持微克必争,持续夯实“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体系基础,为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改善注入更多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