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7日发布消息,按照《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23年修订)》规定,北京市于11月8日0时启动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
同一天,中央气象台发布消息,7日至9日,华北地区、汾渭平原、黄淮西部等地大气扩散条件逐渐转差,有轻至中度霾,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
最近一段时间,多地出现大气污染,为什么雾霾总发生在秋冬季?
针对此次北京及京津冀地区的污染,有专家表示,从11月6日开始,区域逐步转为受高压后部控制,气象条件转为不利。未来几天,区域将持续遭遇逆温、南风、高湿等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累积。
事实上,一周前,对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范围雾霾,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的专家就分析,冷空气未能彻底清除区域内PM2.5污染,叠加持续静稳、逆温、高湿等不利气象条件,以及污染排放等因素,共同导致了新一轮的污染过程。
静稳、逆温、高湿,为啥秋冬季大气污染总提这三个词?
国家气象中心环境气象室高级工程师刘超表示,静稳天气是雾、霾产生的重要气象条件。
静稳天气,顾名思义指平静、稳定的天气,“静”是指水平方向上的风速较小,污染物不易扩散;“稳”是指垂直方向上的大气层结稳定,低层是重的冷空气,上面是轻的热空气,低层大气和中层大气相互间垂直交换少。
刘超认为,相比于夏季,秋冬季没有大风降温天气的时候,水平风速较小;同时,秋冬季云层覆盖减少,失去了云层的保温作用后,夜间地表辐射降温便会十分明显,导致近地层的气温也随之降低,形成了下层空气温度低于上层空气温度的稳定大气层结状态。因此,秋冬季节易形成静稳天气。
逆温是气温的垂直分布出现异常。一般情况下,大气环境中的温度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正所谓“高处不胜寒”。逆温则是地面上空大气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反常现象,上下层空气减少了流动,使近地面层大气污染物无法散出,加重空气污染。
同时,从地形上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位于太行山东侧和燕山南侧的半封闭地形中,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弱风区”,同时在这个区域的上空,对流层有一个“暖盖”的结构,更易造成污染物在山前累积。
秋冬季与其他季节相比,其大气热力结构出现季节性“逆转”,即“上暖下冷”,加剧了大气污染排放的环境影响效应,同时 “暖盖”结构为低层逆温频发提供了重要背景。
对于高湿,刘超认为,由于秋冬季夜间的辐射降温作用,水汽容易发生凝结,近地面相对湿度会变大,造成了污染物吸湿增长,会加速污染物的二次转化,使人感觉秋冬的雾、霾天气更为严重。
事实上,我国重污染天数已经大幅减少,但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仍任重道远。
9月2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就介绍,去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是30微克/立方米,比十年前下降了54%,重污染天数下降了83%。
根据《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行动方案》部署,到2025年,我国要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70%以上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气。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近年来我国春季沙尘、夏季异常高温、秋冬季高湿静稳等不利气象因素频现,也给大气环境质量带来了较大冲击。可以说,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任重道远。
赵英民表示,生态环境部将以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为抓手,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让老百姓的蓝天幸福感更可持续。
记者注意到,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已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的指导意见》,优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规则,规范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要求强化区域应急联动,加快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制修订,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效果评估。
进入冬季采暖季和秸秆露天焚烧高发季,多地也已经提前采取了相关措施,“专门”部署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黑龙江省要求要进一步增强工作合力,加强协调联动,及时组织会商、研判,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发生过程。
河南省要求不断研究改进“冬防”工作措施。按照应急预案要求,依法依规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确保各项应急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山西省要求强化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测预警,强化督导帮扶,坚决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太原市将开展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面源污染治理四大攻坚行动,进一步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坚决防范重污染天气,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北京去年就对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进行了完善,对预警分级标准进行了优化调整,整体降低了预警启动门槛……
随着采取的一系列有力举措,相信今年秋冬季能少一些污染,多一些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