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关注到,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召开全省大会,会议的内容聚焦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强调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全面推动实施“六项重点任务”,坚决降低移动源污染排放总量。
不只河南,近期多地锚定移动源监管,紧盯短板问题,谋划部署整治工作,曝光一批典型案例。
作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重要一环,移动源污染排放占比不断攀升,这块“硬骨头”要怎么啃?
哪些地方亮剑出招?
梳理不难发现,各地围绕移动源高位推动、频频出招。
早在今年6月底,山东召开全省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指出各地要充分认识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形势,紧盯“氮氧化物防反弹”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提升全省移动源污染防治能力。
这场在淄博召开的全省大会,现场观摩了淄博市加油站油气回收监管成效和重型运输车辆新能源替代推广情况。
记者了解到,淄博是重工业城市,也是重要的通道城市,注册重型载货汽车3.5万辆,汽车保有量年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国省道年过境货运车超过5300万辆次,移动源污染防治任务艰巨繁重。
为此,淄博聚焦移动源污染问题,协同开展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加油站等重点领域综合治理,加快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率先实现油气回收设施运行数据联网全覆盖、加油站重点时段检测每月全覆盖、治理设施提升改造全覆盖,提炼形成加油站油气治理的“淄博方案”。
强化柴油货车排放监管,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以“四不两直”方式直奔现场,对工地、机动车检测站和柴油货车集中行驶路段开展了现场检查。
在外高桥二号港区,这里日均进出柴油货车近万辆次,区域氮氧化物污染排放总量高、强度大。晏波仔细查看尾气检测设备运行和执法力量配备情况,详细了解柴油货车尾气日常监测和查处超标排放车辆等方面工作。
而在上海生态环境局发布的信息中,有一处细节值得关注。
在局长检查的现场,“发现部分车辆存在冒黑烟超标排放、垫高温度传感器等情形”。这也足以窥见,一些违规行为成常态,而这对执法监管无疑提出了挑战以及更要的要求。
针对车辆检测效率低、问题难发现、处罚力度弱等问题,晏波指出,要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形成“脏车不敢上路”的有力震慑,最大效能发挥电子警察作用。
在不少地市,近期同样围绕机动车、重型货车等开展整治工作。
在陕西咸阳,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分局联合交通运输部门、执法局对辖区企业重型货车开展尾气排放检测行动,严查“冒黑烟”尾气不达标车辆运行;在湖北麻城,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专项执法检查,要求各环检机构严把检测关,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机动车开展检测。
既有严格监管,也有升级改造。
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是移动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燃油消耗高、燃油质量差、排放污染大等特点。在湖南湘潭,目前非道路移动机械基本达到国三以上标准,其中,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占比达11.3%。
湘潭市生态环境局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湘潭市完成编码登记在册、悬挂“环保身份证”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有9000多台,中心每年按比例抽检,确保非道路移动机械达标排放,减少大气污染。全市国一及以下的车辆仅有110台,占比1.8%,并将于2025年按要求淘汰到位。此外,湘电、湘钢等企业都在积极开展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替代。
“最后一道闸门”如何守牢?
8月下旬,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带队,分别前往河南郑州、河北保定及四川成都、眉山,调研移动源监管情况。记者留意到,两次调研行程目标非常明确,直指机动车检测及维修机构。
生态环境部指出,机动车检验机构和维修机构作为控制移动污染源的关键环节,其不按规范开展检测、维修甚至弄虚作假的行为,既影响污染防治攻坚治理成效,又干扰市场健康秩序,必须依法予以严惩。
生态环境部要求相关地方党委、政府要严厉打击使用软硬件作弊、擅自放宽检验检测方法等弄虚作假行为,全面加强对机动车检验检测、维修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和公安、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协作配合,对协助改装和刷写OBD、违法通过机动车检验等弄虚作假行为开展全链条打击。
就在部领导调研结束后的9月3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即公布出具虚假机动车排放检验报告六类典型案例。翻阅这些案例,包括柴油车未按规定使用加载减速法检验、人为篡改、伪造机动车排放检验报告、使用作弊设备屏蔽车辆OBD故障码、使用作弊设备干扰车辆排放检验等,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均已作出处罚。
“尾气不合格复检,环保黑名单解除,每天处理速度快。”这样的“广告”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朋友圈、短视频等线上平台,招揽生意,帮助那些尾气排放检测不合格的大货车违规上路行驶。在今年5月,北京警方打掉6个以京津冀三地“车虫”为首的涉案团伙,这也是北京警方破获的本市首起移动源污染空气质量案件。
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突破法律法规底线,如今一些造假“歪招”层出不穷。但我们也看到,各地始终保持高压监管执法态势,排查整治毫不手软。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五部门联合印发《检验检测领域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开展为期5个月的专项整治“回头看”。其中特别提及针对机动车检验的专项整治。
对查实机动车检验机构使用作弊软硬件、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由公安、生态环境部门依法处罚并停止采信数据结果,移送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取消或撤销资质。涉嫌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守好移动源污染管理的“最后一道闸门”成效如何,我们也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