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索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技术路径和管理模式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05-06 11:05:10 浏览()次

2024年2月,江西省宜春市袁州生态环境局水科工作人员在袁河流域水质日常排查工作中,发现袁河某支流挥发酚浓度与平时相比偏高,这引起了排查人员的重视。

“需要加大排查力度,扩大排查范围,同时组织监测力量第一时间开展监测,快速溯清污染来源。”接到监测任务后,宜春市袁州监测站监测人员紧急赶赴现场,采样、送样、监测、数据审核报送,两小时一趟的监测频率,监测站进入高效运转模式。得益于监测力量的快速及时响应,仅用半天时间就锁定污染源。

“我们市10个县级监测站具备监测资质1432项,资质总数位居全省11个地市第一,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测需求。”宜春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监测科负责人张亮告诉记者。

近年来,宜春市生态环境局全力推动全市生态环境监测队伍面貌大转变、能力大提升、事业大发展。

从无到有,让环境监测面貌大改变

“监测资质扩项需在两个月内完成,大家有没有困难?”“没有!没有!”,2020年在监测资质申请工作部署会上,袁州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江利询问到,得到大家积极响应支持。

因撤市设区,原环境监测站上收,宜春市袁州区多年以来一直不具备自主环境监测能力。根据机构改革需求,新建袁州生态环境监测站迫在眉睫。资质申请是监测站开展监测工作的基础,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2020年全体人员取消周末,通宵达旦地攻坚袁州生态环境监测站资质申请项目,最终取得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结束了袁州区自撤市设区以来没有监测站的历史。

经过三年多不断的能力提升,目前,袁州生态环境监测站具有水、气、土、声、固废5个类别共207个项目的资质,位居江西省县区级监测站前列。2023年,宜春市袁州生态环境监测站荣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授予的“能力考核优秀区县监测站”称号。

宜春市袁州区监测能力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也折射出了宜春市对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提升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应急事件处置、信访化解工作分析总结,宜春市深刻认识到环境监测的支撑、研判、决策作用,制定市属监测站监测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将监测能力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同时,宜春市严格树立“干好了得表扬给荣誉、干不好做检讨被问责”的新导向,倒逼责任落实,并自2020年起,要求各地具备资质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委外监测。

通过以上务实举措,宜春市袁州站监测能力三年内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樟树站、万载站资质能力项目数一年内均增加100项以上。

从弱到强,推进环境监测能力大提升

“我们要快速提高全市重点行业的特征污染因子的监测能力,袁州站负责锂电企业固废监测的培训;万载站负责花炮企业高氯废水监测培训;樟树站负责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培训......”,张亮在2023年全市监测工作会议上布置道。

宜春市牢固树立全市监测工作一盘棋思想,畅通技术人员沟通交流渠道,利用10个县级监测站间优势互补,搭建了一张县级站沟通交流网。

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一年来袁州站累计培训56人次,樟树站累计培训26人次,万载站累计培训22人次......县级站间相互交流学习人次达到150余人次。

宜春市抓好谋划,以系统眼光推进全市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从弱到强整体提升。

市级监测由宜春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监测科牵头负责各项监测工作的整体推进,在正科级宜春市袁州生态环境监测站增挂宜春中心城区生态环境监测站牌子,负责袁州区及市属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环境质量监测、执法监测、污染源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事件和环境污染纠纷的监测和分析等工作。其余市、县保留具备独立法人的9个县级监测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近年来,宜春市新配备了1名正科级和5名副科级年富力强的监测站站长,为监测能力提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机构改革以来,宜春市采取招考、人才引进等方式补充人员,目前监测实有人员和技术人员均增幅50%以上,为监测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的队伍保障。

同时采取专家授课、仪器实操和案例解读等方式,培养了一批“监测能手”和“业务尖兵”,为监测能力提升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从虚到实,不断锤炼环境监测队伍本领

2022年11月,宜春市锦江流域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为了在最短的时间查清污染源头,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奔赴现场。

“锦江沿线的万载、上高、宜丰、高安等县级监测站全员取消休息,做好应急监测准备,具备条件的袁州站也派出分析人员进行技术支援。”在全市各县站间快速联动下,约160余公里的受污染河段,快速锁定了污染源范围,为应急事件的准确科学处置提供了坚强的监测保障。

“此次应急监测事件也折射出了部分县级站在宜春市重点行业特征污染监测因子方面监测能力的欠缺,大家要以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为出发点,持续提升监测能力。”应急指挥部专家在总结本次应急监测工作时说道。

宜春市深刻汲取突发环境事件经验教训,举一反三制定应急监测能力提升方案,2023年以来已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购置应急设备,基本达到《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指南》中应急监测装备配置要求。

“我市加大了对涉锂企业的监测力度、在重点河流断面安装了氟化物和铊自动监控预警监测设备,并对相关重点河流断面开展手工加密预警监测,有效防范锂电产业环境风险隐患。”张亮介绍时说。

目前,宜春市袁河、锦江流域沿线的袁州、万载、上高、宜丰、高安等监测站均具备了锂电行业铊和氟化物等特征污染因子的应急监测能力。

为提升监测人员业务水平,宜春市加大日常监测频次,定期组织分行业、分领域进行常规性质量监测,既做到摸清家底,又有效提升人员动手能力,提升本领。

自2020年起,宜春市将具备地表水常规29项纳入年度考核,推动各地积极扩项并在日常开展实际监测。

经不懈努力,宜春市监测能力得到快速提升,2023年全市新增持证上岗考核合格人数94人、项目总数1946项,人均新增项目数20项。

据介绍,宜春市袁州、樟树、丰城、靖安、奉新、宜丰、高安、万载等8家监测站基本提前完成省定监测机构能力建设目标。

在2023年举办的江西省第三届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活动中,樟树站和袁州站2支参赛队伍表现突出,总成绩列全省县级监测站参赛队伍前两位,且1人荣获个人三等奖,1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均系全省唯一。

下一步,宜春市将以《江西省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抓手,争取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全力推动全市各监测机构提前完成能力提升,并力争形成区域特色监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