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科技 找方法 解难题 保蓝天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1-07-29 12:01:01 浏览()次

  图为东营市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正在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工作。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供图

  日前,生态环境部、科学技术部印发《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计划》,提出要持续实施“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模式。“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是生态环境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2017年组建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的同时创建的新型工作模式和研究机制。

  为了解决科研与实际脱节、科研成果不落地、地方“有想法,没办法”的技术瓶颈等难题,500多名科研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对28个城市进行长期驻点研究和技术指导。“十三五”期间,“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有效地支撑了治气攻坚工作,为驻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提质增效。

  创新工作机制,治污主战场迎来科技尖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组织实施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的同时,“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机制应运而生。

  在蓝天保卫战过程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存在薄弱环节,采暖季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重污染天数居高不下,必须强化科技支撑,找准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研究更有效的措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大气重污染问题。

  为此,“一市一策”建立了跟踪研究机制,其核心在于促进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融为一体,科研人员参与政府决策,管理人员深入科研一线。

  作为一种创新的工作机制体制,从2017年10月起,1500名专家和技术人员、28支跟踪研究团队,进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他们全力以赴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关研究,深入一线,发现真问题、掌握真情况,提出科学、高效、经济的“一市一策”“一厂一策”解决方案。

  治污主战场迎来科技尖兵。

  跟踪研究工作组由国家队和地方科研人员共同组成,每个工作组由1个牵头单位和3-6个参与单位组成,根据城市规模和秋冬季重污染过程情况适时调整队伍规模,确保跟踪研究人力充足。

  同时,成立污染来源解析与成因分析、污染源清单编制与控制、管理综合决策支撑3个技术专家组,为各城市的大气污染来源与成因分析、污染源排放清单与控制、综合决策及监管平台建设等方面提供后台科技支撑力量。

  2019年5月,“一市一策”跟踪专家组覆盖范围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扩大至汾渭平原,为地方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技术支持,为更多城市治理大气污染送去专业技术和解决方案。

  “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机制实行4年多来,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增加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互动,还为每个驻点城市送去了针对性、科学性、操作性强的生态环境综合解决方案。

  定源头,开药方,办法送上门,难题迎刃而解

  “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启动以来,驻点城市、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在山东德州,PM2.5年均浓度由2017年的69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的49微克/立方米,年均下降10%。

  在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驻点工作中,德州工作组与市政府形成“事前研判、事后评估”的闭环工作模式,明确了“抑尘、压煤、控车、除味、增绿”的治理主线,开展降尘和积尘双考核,差异化减排以及冬防跟踪会商研判等多项创新性的做法。

  政府管理决策和科研成果高度融合,互相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河北沧州,“一市一策”带来了《沧州市铸造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管理方案》,创新性地提出了“快速效果评估方法”,对辖区内典型污染天气进行气象分型,快速提取铸造行业在秋冬季的浓度贡献值,根据数据评估整改。据测算,评估整改后铸造行业浓度贡献将同比减少60%。

  科技手段助力大气污染治理“对症下药”,助力高效破解污染难题——

  在山西长治,PM2.5年均浓度从2016年的6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了2020年的44微克/立方米,年均下降12%。长治工作组建立了“了解需求—科学分析—服务决策—事后评估”的技术服务模式,科学开展抑制扬尘、限制机动车、重点管控工业和民用燃煤燃烧等工作。

  科学的技术服务,让治污工作如虎添翼,效率倍增——

  在河北邯郸,2020年大气PM2.5年均浓度比2017年下降34%。邯郸工作组创新性地开展区域敏感源筛选研究以及邯钢搬迁的厂址优选工作,全面支持区域污染源优化减排、科学减排。

  发生在这些地区的改变,只是“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成果的缩影。空气质量改善正切实在驻点城市上演,每座城市治污手段不同,形式各异,但却一齐向好,不断改善。

  正因为“一市一策”尊重差异,为每个城市“量体裁衣”,才让每个城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污路径。

  2020年四季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39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同期下降39%;重污染天数比2016年同期下降87%。

  成就感来自于百姓的肯定

  数据没有生命,但是数据有温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空气质量改善的背后,是一群热爱生态环保事业、心中有蓝天的科技工作者们,上山下乡,深入基层的故事。

  驻守长治的华北电力大学环境学院教师闫雨龙,一年在北京和长治间往返四五十次,全年近一半的时间都在出差,不出差的时间也交给了学校的实验室。驻守期间,他和长治的百姓从陌生到熟悉,收获了长治人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认可。

  “这么远专门跑过来驻点研究,如果做不好,实在是对不起德州人民,也对不起自己的付出。”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林晓婷,是大气攻关德州市“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截至2019年底,他们的团队一直保持着8-10人的规模,通过长期驻守,为德州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摸清了污染成因,细化了排放清单,建立了长效机制,为城市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提供了科技支撑。

  “一市一策”驻点团队每一天的工作,都是紧凑而有序的。

  “‘一市一策’团队每天要做日报分析,每周要做周报分析,每月还要做月报分析。遇到重污染过境,要在3天内完成各类污染源成因分析报告。最终,这些报告会提交给省、市、县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帮助他们在治理雾霾时科学决策。”驻西安工作组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曹军骥说。

  截至2020年9月,“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团队共向地方政府提供了各类咨询报告和对策建议2800多份,受到了各城市的肯定和欢迎。

  “蓝天越来越多了,生活越来越幸福”,正成为许多驻点城市居民一致的感受。蓝蓝的天空,出现在越来越多人们的朋友圈中。

  “当百姓提到我们这些年努力的时候,能竖一个大拇指,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了。”在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和阳泉市驻扎的华北电力大学团队成员、环境学院教师胡冬梅笑着说。

  将科研砸实在一线,将论文书写在大地。

  “十三五”期间,“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助力蓝天回归,帮助地方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有力提升了地方污染防治的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能力,为地方打赢蓝天保卫战和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以及制定“十四五”规划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