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
“最近几年我每年都会多次访问中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民众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在显著增强,在环保方面的进步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塔夫罗夫斯基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中国各地走访时印象最深的是,汽车在很多大城市已不再是财富的象征,我有几个在上海工作的朋友坚持步行加乘公交车上下班。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减少了污染。在有些地方,这种以步代车的情况已逐渐形成了‘小气候’,动辄开车的人反被视为‘非主流’。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小气候’在中国终会变成‘大气候’。”
塔夫罗夫斯基的亲身经历可谓是中国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一个小小缩影。“十二五”期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与此同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也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广泛认可。
“展开广泛而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
长期以来,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33.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2%。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这从中国政府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行动中就可以看出。”英国萨赛克斯大学环境科学教授海伦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在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方面,展开广泛而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各种谈判,与美国达成重要协议,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说,中国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通过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等多种手段,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在习近平主席9月下旬访美期间,两国宣布了《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亚洲项目主任芭芭拉·费雯丽对本报记者表示,中美两个排放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多个议题上取得了巨大突破,这些成果不仅有利于两国,对其他国家也有示范效应。她说:“我们非常高兴看到中国将在发电领域实行新的减排计划,以更快的速度扩大新能源使用规模,从而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另外,中国的财政支持也将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中美两国的气候变化合作不仅是两国关系中的一抹亮色,也会对今年底的巴黎气候大会产生积极作用。”
“能源使用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十二五”期间,中国不仅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称赞的成就,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治理成效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十二五”期间,四项主要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已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酸雨面积已经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水平。2014年,全国5种重点重金属污染物(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排放总量比2007年下降1/5。从颁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抓紧编制,5年来,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土”“气”污染防治制度系统推进。
“过去5年,中国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方面成果显著,特别是碳排放强度降低和碳排放增速稳步下降,这意味着中国能源使用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陈刚高度评价中国在建设低碳经济、生态文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中国在生态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环保产业迅速发展,在中国经济格局中的比重日益上升,带动了低碳能源、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等领域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目前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而这些成绩也得益于‘十二五’期间中国能源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陈刚还表示,目前,中国水质恶化情况已经得到遏制,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质已经得到改善。耕地保护成果显著,林地、森林资源保护力度逐渐加大。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曾经出现的掠夺性开采得到遏制,矿产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创新、环保和经济部门主任比约恩·康拉德表示,中国政府近年来推出了众多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环境目标在各级政府层面都纳入了发展计划。从使用非化石能源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到限制使用塑料袋,一系列更新、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出台,经济发展也更为绿色。这证明中国强调环境保护着眼长远。
“少开一天车”
过去5年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的同时,生态文明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自觉参与到“少开一天车”“光盘行动”等环保公益行动中,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大幅提升。
塔夫罗夫斯基表示,有关中国在环境保护意识方面的进步,已经写进了他的著作中,如《神奇中国》和《新千年的中国、俄罗斯及其邻居》等。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部客座研究员染野宪治则指出,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不仅追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在加强。环保意识的提高是环保的起点,并不是环保的终点。为了切实推进环保工作进行,政府、企业、民众都应该分担环保成本、构建起全民参与的环保社会体系。
(本报北京、莫斯科、伦敦、华盛顿、曼谷、柏林、东京10月25日电 记者莽九晨、陈效卫、黄培昭、陈丽丹、张志文、管克江、贾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