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威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挑战的共同使命。绿色转型已经成为一个必选题,要从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需要构建一套适应未来的,零碳、低碳的能源和工业体系。同样,我们的能源体系构建还要推动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的重新升级,以推动重复更具韧性,更高质量的发展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国合会“绿色转型重大科技创新”专题政策研究项目中方组长高翔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25年年会主题论坛“绿色公正转型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上表示。
图为国合会2025年年会主题论坛现场,高翔正在发言。吕望舒摄
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风光等新能源已从补充能源逐步转向主力能源,成为推动低碳发展的关键力量。近年来,风光装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发电成本显著下降,技术成熟度不断提升,为其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高翔也提出,绿色低碳工业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风光等新能源、光伏与储能等技术将重构工业化以来的整个能源和产业的结构。
当前,我国已经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但仍然面临需要解决安全、稳定、可靠,安全的能源消纳问题。
“科技创新是塑造绿色增长的核心引擎。如何使这些廉价的清洁能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这需要我们来发展规模化的储能,实现零碳工业。同样,未来我们可以通过西部的沙戈荒能源基地,推动未来的绿色工业。据我们课题组调研,在西部建立的工业基地能耗价格只是东部的一半到三分之一,有更廉价的能源来支撑我们未来的零碳工业园区或低碳工业园区。”高翔说。
同时,他还提出,绿色转型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绿色转型不仅需要科技,需要产业,更需要政策的支撑。同时,应该通过国际的合作来推动教育和人才培养,推动人才的技能提升,实现各国的绿色转型。
“任何一个新的技术起步代价都是比较大的,只有通过大家共同的推动,才会使这项技术得到推广,技术变成产业,产业来支撑经济只有通过全球合作才能实现真正公正转型,这也是必由之路。”高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