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乡村生态环境机构,打通环境保护和监管的 最后一公里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12-31 00:16:15 浏览()次

“十几万人口的乡镇,只有一个人专门负责环保工作”“负责环保的工作人员,很少有毕业于环保相关专业的”“多个机构负责环保工作,职能相互交叉”……人手不足、专业性不强、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高质量推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阻碍颇多。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度、广度不断拓展,污染防治不断向基层延伸,秸秆禁烧、农村面源污染等问题成为湖南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乡镇(街道)已处于生态环境保护战场的最前沿和“最后一公里”,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将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深做细刻不容缓。

一个人到一群人

“禁烧秸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入河排污口排查……这些工作在生态环境事务中心成立之前,只有一个人负责,这个人属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公室。”尽管来之前对乡镇生态环境机构人员短缺的情况有所了解,但在听到邵阳县塘渡口镇事务中心主任李敏这句话时,记者还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李敏口中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公室”是湖南省乡镇机构“六办三中心”之一,它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等部门一道处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

邵阳市生态环境局邵阳县分局蒋越新告诉记者,由于自然资源工作任务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公室人员基本上都在从事自然资源工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承担森林防火灭火、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模养殖场污水废物处理与监管等职能,对非农领域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没有明确。综合执法大队主要承担噪声污染、秸秆焚烧、生活污水、禁捕退捕等执法职能,在力量配备、人员培训和执法规范化方面,离上级要求、基层实际有较大差距。

因职能重合、没有专门管理机构等原因,职责不清、人员不专门等问题频现,这就使得拥有19万人口的塘渡口镇,只有一个人专门负责对接、处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而这样的现象,在湖南的乡镇普遍存在,乡镇生态环境机构人员远远不能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

2023年5月至8月,湖南省在长沙市望城区、邵阳县、会同县、凤凰县4个县(区)开展了加强乡镇生态环境机构和队伍建设试点。试点县(区)乡镇在机构限额内调整乡镇机构设置,按照“撤一建一”原则,整合现有乡镇机构,单独设立生态环境事务中心,强化乡镇生态环境办公室的职责,将城市管理等职能剥离,同时在总量内统筹调剂编制,加强乡镇生态环境专业人员力量配备。

截至目前,全省1955个乡镇(街道)生态环境工作机构全部挂牌成立,乡镇生态环境工作从一人“独揽”转向齐心共管。

不专业到更专业

不专业,是乡镇生态环境机构成立之初最大的问题。

“此前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全省乡镇具有环境保护类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不到10%。”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人事处负责人告诉记者。

“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邵阳市邵阳县金称市镇生态事务中心主任吕羲在进入生态环境事务中心之前,在农业中心、社会事务中心工作过,工作经历丰富的他在环保领域却是个新人。

他仍能记得第一次出任务时内心的忐忑。当时事务中心接到群众举报,某养猪场出现废水外排的情况,可能造成周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吕羲迅速联系了邵阳县生态环境分局和农业农村局,请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地下水进行检测。

“在现场的时候,我只能看出养殖场的污水处置设备比较新,不像是经常使用的样子,但是具体的运行数据就看不懂了,需要第三方检测机构还有县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的指导。”吕羲说着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同样对环保工作一头雾水的还有李敏,会计出身的他在进入事务中心之前对环保的了解同样不多,“说实话真的是硬着头皮往上冲。因为从中央到地方对于环保工作都很重视,环保工作做得好,乡镇百姓的幸福感才能提高,我们需要也必须做好这件事。”

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上级环保部门在了解乡镇生态环境机构及人员的状况、需求后,组织专人从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监管、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培训,并带着他们到现场、进企业、入农户,一步步指导,提高乡村生态环境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性。

 

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入户宣传秸秆禁烧工作。 任靖 摄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加强非专业人员培训的同时,招募环保相关专业的人才也成为大势所趋。试点开始后,环保专干的招聘随之展开,其基本要求是学习生态环境相关专业。

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街道事务中心的刘瑾正是去年入职的环保专干,她的专业是环境工程,是中心内唯一一个学“环保”的。“平时同事们遇到不懂的问题会过来问我,我们一起商议,寻找解决方案。”

数百名像刘瑾一样的环保专干走进了乡镇生态环境机构,成为提高乡镇环保队伍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一环。

从模糊到精细化

乡镇生态环境机构成立后,环保工作做到了细处。

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望城分局副局长杨彪对此深有体会。“以PM2.5为例,去年望城区PM2.5年平均浓度为37.4微克/立方米,今年的目标是35.7微克/立方米,1.7微克看起来虽然少,但是减下来很难。因为工业排放、煤炭锅炉等排放量大的污染源已经被淘汰、治理,实现达标排放甚至超低排放,要想推动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需要在扬尘、餐饮油烟、露天焚烧等细枝末节上‘抠’成效,关键正是乡镇生态环境机构,它们相当于精细化治污当中最小的细胞。”

距离近,是乡镇生态环境机构的优势。“我们是邵阳县最大的镇,县生态环境分局到我们镇最远的村需要一个小时车程,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人手天天下乡巡查,一旦出现焚烧秸秆、养殖场污染等问题时,我们不仅能及时发现,还能够更快地抵达,解决问题。”李敏认为,乡镇生态环境事务中心成立后,对于各类问题抓得更细致了。

网格员成为环保工作向基层延伸的触手,以邵阳县为例,邵阳在村支两委班子中明确一名成员负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发放岗位补贴。同时,整合村级“四长一员”( 河长、林长、田长、路长、保洁员 ),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能,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网格化环境监管,常态化排查、上报辖区内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巡查监管无死角、全覆盖,将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深做细。

 

基层生态环境机构工作流程图。 受访者供图

 

“乡镇生态环境事务中心的设立有助于突破生态环境治理瓶颈,打通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的‘最后一公里’。但当前乡镇生态环境机构仍存在人员和经费不足、现代化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后续我们将不断完善。”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