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沙漫天到绿野如萍,奇迹怎么书写?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08-15 00:25:04 浏览()次

沿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到山东阳谷七级古码头,拾级而上,七级古镇就在眼前。

“运河古渡口建有十七级石阶,运河水面以上露出七级石阶时方可行船,故名七级镇。”阳谷县人大代表、七级镇党委书记俞正磊说。

如果说京杭大运河给七级古镇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奔流不息的黄河则让这个古镇拥抱黄沙后孕育出碧水绕田、平畴沃野。

过去,七级镇因紧邻位山灌区6号沉沙池,多年来送走了汩汩清水,留下了漫天黄沙,给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为改善环境面貌,七级镇持续开展沉沙池区域生态综合治理,32年生态接力,将劣势变优势,依托两条大河赋予的生态资源,创造了从“黄”到“绿”的生态奇迹,弹奏出一曲曲乡村生态振兴的优美旋律。

生态接力,让“沙漠”变“绿洲”

骄阳似火,绿叶如诗。

盛夏时节,来到七级镇陈庄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二层小楼,村庄道路干净整洁,两旁绿柳成荫。从村口西望,玉米地像绿毯一样铺向远方。村东侧,蔬菜大棚连绵起伏,微风吹过,“波光”粼粼。

“以前这里可不是这样。那时候,我们村坐落在沙窝窝的低洼处,房前屋后到处都是黄沙土。大风一刮,面对面几乎看不见人。在屋里吃饭,嘴里都能听到沙子吱吱响。”陈庄村党支部书记翟世贤说,由于风沙大,这个有着438口人、1300多亩耕地的村庄,曾经两次搬迁。

俞正磊介绍,陈庄村搬迁的原因,就在于其位于位山引黄灌区。

据了解,位山灌区是全国第二大引黄灌区、山东最大的灌区,承担着540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因黄河水泥沙含量大,灌区在引进黄河水时,实施的是“先沉后输、水沙分离”的引黄供水思路,在20世纪50年代,兴建了占地3.5万亩的5个沉沙池。

“从沉沙池清理出来的黄河泥沙,缺少土壤中的有机质,导致周边土地次生沙化严重,不仅让环境恶化,农业生产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翟世贤说。

“那些年俺们可急坏了!别的地方用清水,沙子都留在俺们这了。”与陈庄村临近的前杨村村民回忆说。

1992年起,七级镇将沉沙池区域生态综合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展开了大规模的风沙治理攻坚战。

在沉沙池区域,当地因地制宜大力开展植树绿化,建设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形成防风固沙屏障体系。此外,经过深入调研和多方论证,七级镇探索出沉沙池区泥沙高地覆淤还耕技术。

“我们把沉沙池区清淤堆积的泥沙平整成高地,达到设计高程后,再覆盖原状土,配套水利基础设施,实现还耕于民。”俞正磊介绍,通过这一方式,七级镇沉沙池区还耕面积6000余亩,大大改善了群众耕地条件,增加了粮食产量,变泥沙为沃土良田。

就这样,七级镇生态接力32年,沉沙池区域内,从上往下俯瞰,“沙漠”已成“绿洲”。

近几年,七级镇又以“创森”为抓手,掀起了镇域绿化工作新高潮。镇里投入上百万元,打造以海棠、白蜡、樱花、紫叶李等观赏性苗木为主的林网20公里,建设以桃树、苹果树、核桃等经济性苗木为主的林带1800亩,栽植苗木近12万株,全面提升了镇域绿化品位,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如今,在连湖南路、金沙河东路、金沙河西路等路段,“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池区绿荫景观长廊已成了周边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花果飘香、绿叶相称的“新农村、新产业、新环境”旅游观光带已见雏形。

曾经为“躲沙”而搬迁的陈庄村,如今也成为了旁人羡慕的新农村。翟世贤说,大家再也不用担心风沙来袭,村民们种上了大棚蔬菜,年人均收入达到万余元。

林下养殖,开辟生态振兴新战场

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既绿化美化了环境,也给七级镇攒下了丰富的林木资源。这是生态宝藏,也蕴含着发展机遇。

坐落于古运河畔的阳谷县国有赵王河林场,蛤蟆叫声阵阵,恰似传出一首首乡村振兴的动人歌曲。

走进林场内占地200亩的杏林生态养殖基地,乌乌泱泱的蛤蟆在林下草丛中,或蹦蹦跳跳,或漫步爬行,场景蔚为壮观。

“因为蟾蜍喜欢阴凉、潮湿,所以适合在林下、坑塘养殖。蟾蜍是益虫,主要吃虫子,只要蟾蜍吃饱了就对生态有着积极的影响。以前这里的土质很沙,什么作物也长不起来,去年在这里建设蟾蜍养殖基地以来,大豆、白菜等农作物长势喜人,相反没蟾蜍的地方作物明显有区别,这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生态循环。”杏林生态养殖基地负责人李金刚说,从蝌蚪出苗到上岸,大约40万只左右,经过优胜劣汰,目前,这个养殖区内大约养殖了二三十万只蟾蜍。

李金刚表示,蟾蜍俗称癞蛤蟆,实际上它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可谓全身是宝。其中,蟾酥、干蟾、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均是名贵中药材。一亩地能养殖五六千只蟾蜍,每年每亩地效益四五万元。蟾蜍体重达到100克时即可提取蟾酥,每年能挤一次蟾酥,挤蟾酥全靠人工,这也带动了乡村农民工在附近就业。

与此同时,在杏林生态养殖基地,李金刚还养殖了水蛭、壁虎等抗凝血、治疗败血休克及各种癌症的中药用材,效益非常可观。

在七级镇崔围子村,村党支部另辟蹊径,流转林地100亩,开展树下金蝉养殖,金蝉收获季,养殖户每天可收入万余元。

林下养殖,正成为七级镇乡村生态振兴的新战场。

披沙拣金,沉沙池边梨薯香

在七级镇三里村,千亩梨园硕果满枝,眼看着到了收获的季节,村民们难掩喜悦的心情。

2016年,烟台莱阳的赵玉芹夫妇来到三里村时,正赶上刮大风,黄沙飞舞,睁不开眼。然而,飞舞的黄沙不仅没有吓走他们,反倒让他们看到了“商机”。“在沙土地里种出的秋月梨,糖分肯定高,甜!”赵玉芹萌生了种植秋月梨的念头。

说干就干!赵玉芹和丈夫决定,把6号沉沙池旁边的约近200亩沉沙地承包下来。

“2017年开始种植秋月梨树,2020年开始结果,过去三年迎来了丰收期。镇里配套完善了灌溉、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为我们种植梨园解除了后顾之忧。”赵玉芹指着眼前一个个套袋的秋月梨高兴地说,每亩地能产梨接近4000斤。这里的秋月梨比莱阳梨能早收半个月,完全可以打时间差提前高价销售。

正因这里的沙土富含钾离子,土质干净,黄河水好,才使秋月梨核小、皮薄、汁嫩,口感脆,甜度高。目前,在赵玉芹夫妇的带动下,周边村民也种植了近千亩的秋月梨,带动大家走上了生态产业振兴之路。

无独有偶,从2023年起,七级镇在沉沙池附近沙地大力推广“烟薯25号”,着手打造千亩烟薯种植基地,每亩可产烟薯7000余斤。目前,七级镇新丰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和南方一地瓜公司已达成协议,市场保底价格每斤1.7元,效益非常可观。

得益于黄河水的浇灌,七级镇的“大棚”经济也如火如荼。

七级镇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张云飞说,4万余人的七级镇,种菜的就有近万户。以前以小拱棚为主,这几年陆续升级建设了一批高标准温室大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我们计划成立镇级蔬菜产业联合社,由党委政府集中协调农资供应、技术培训,推行蔬菜种植农资统一采购、收获后结账。探索七级蔬菜品牌,联合现有资源,统一制作封箱胶带、包装箱、冰瓶,逐渐形成品牌影响。”张云飞说。

“乡村振兴,生态振兴是抓手,产业振兴是关键。无论是林下养殖,还是沙土里拣金,抑或是传统的蔬菜产业,都需要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系统化。今后,我们将加快探索‘合作社+公司+养殖户(种植户)’模式,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注入新动能。”俞正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