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日夜,1428海里,他们带着宝贵样品返航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2-09-21 13:42:46 浏览()次
  • “呜~~~”伴随着一声汽笛,生态环境部直属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船“中国环监001”号在细雨中缓缓靠港,顺利完成了2022年渤海环境监测夏季综合航次的监测任务。船上人员再一次仔细清点样品,小心翼翼卸船装车,将一份份满载辛勤与汗水的样品运回实验室,做后续分析。

    这样一群看上去略显疲惫,但仍一丝不苟的工作人员是谁呢?他们在海上的工作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中国环监001号”轰鸣的汽笛声,一起走近他们,认识他们……

    13个日夜,300多小时,1428海里,他们带着宝贵样品返航

    据了解,为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全力做好渤海海洋环境监测,及时掌握海水水质状况,更好支撑渤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近岸海域水质考核工作,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海洋中心)组织实施了2022年渤海环境监测夏季综合航次。

    “本航次为综合航次,工作内容较多,有常规监测,有专项监测,还有新的在线连续监测技术验证。同时,为落实国家《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等,还对当前备受关注的新污染物、微塑料等开展了监测,为该领域污染治理和国际环境谈判提供第一手的基础数据。”航次首席科学家、海洋中心研究员王震告诉记者。

    7月的盛夏,高温预警不断,而海洋中心的16名监测人员肩负重任,登船出海,航程1428海里,顶酷暑、迎风雨、抗涌浪、战疫情,克服恶劣天气及复杂海况困难,忍受着涌浪引发的剧烈晕船,充分发扬铁军精神,采集了3500余份海水、底泥、微塑料等海洋环境样品,顺利完成航次任务。

    归航后,那些在海上拼搏的采样人员将转变身份为分析人员,加班加点,保证在样品时效期内完成测试。获取的近8000条监测数据将用于渤海环境质量评价和水质考核,评价结果也将体现在国家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

    海上作业,情况复杂,冷静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是基本功

    记者了解到,与陆地环境监测相比,海上监测情况更为复杂,监测过程有时还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本航次监测点位较多,超过150个,有近海,也有近岸点位。海底地形复杂,航程较长,天气多变,经常需要临时调整航线或作业方案。”作为航次任务的首席,也是团队的队长,王震表示“压力山大”。

    据介绍,如果监测点位附近有养殖筏或渔网,会给船舶航行带来安全隐患,一些近岸点位水深较浅,不满足船舶吃水深度要求,监测船难以到点采样,就需要临时调整方案,绕行亦或根据能见度和海况,决定是否派出小艇到达点位采样。

    “乘坐小艇采样,浪稍大一些,小艇就会比较晃,我们的采样和保存操作就会难上加难。常常是一个浪打过来,我和队友全身上下就都被打湿了。”海洋中心助理工程师崔福旭介绍说。

    风是影响海上作业的重要因素。王震介绍,从监测船驶出码头,他就要随时关注作业海域的天气预报,和船长密切沟通,根据风力风向变化情况,商定下一步作业计划,亦或避风。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海上天气更是瞬息万变。航行中前一刻还是艳阳高照,但片刻后头顶飘过一片云就会下起雨。雨后的甲板非常湿滑,很不安全,采样人员除穿戴必需的救生衣和安全帽外,需要格外小心,避免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负责水样采集和营养盐测试的年轻工程师祝艳君介绍说。

    工作人员在甲板上进行采样作业 褚晓婷供图

    采样设备故障也会影响海上作业进度。CTD(Conductivity电导率、Temperature温度、Depth深度,是一个实时高频测量海水温度、盐度、压力、溶解氧等参数的大型自容式监测系统)是海水采样的重要设备。“到达监测点位前,我要确保CTD一切正常,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将严重影响监测工作的整体进度,要求我们要对CTD操作非常熟悉,特别是故障排除。”本航次CTD操作员崔福旭介绍说,在将重达70公斤的CTD放入海水采样前要认真排查设备可能存在的各种故障,“本航次CTD就出现了两次故障,但在大家的密切配合下,反复测试,查清了故障原因,待更换备件和调整参数后,大家就又投入到了紧张的样品采集工作中去。”

    海洋中心副研究员霍城是海洋微塑料监测专家,他介绍说,用于表层海水微塑料采样的“秘密武器”是专用的双体船采样器,采样网衣为孔径约0.3毫米的蚕丝网,“由于需要在海面长时间拖网,采样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网衣破裂导致采样失败,甚至船上绞车缆绳可能误将网具拖网绳割断导致网具丢失等。”

    因此,海上监测需要充分考虑各种意外情况,例如设备损坏、丢失等,备足备件,才能保证海上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敢于上船,敢于再次上船”的海洋“体检医生”们不一般

    “晕船对年轻的海洋监测人既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锻炼,本航次年轻人较多,但经过多次出海锻炼的他们已风浪不惧。”负责本航次质控兼职安全员的高级工程师赵文奎笑着告诉记者,今年50多岁的他海上作业经验丰富,对这些年轻的同事充满信心。

    出生于1998年的刘学淞在本航次人员中年龄最小,体格却是最强壮。第一次出海时的他也没能逃过晕船的“必修课”,他告诉记者,“晕船的那几天不敢吃饭,只靠喝葡萄糖水和吃面包维持。”本航次中,他主要负责沉积物采样和石油类萃取。

    “对于晕船的人来说,海上实验总是困难重重。但船上作业按照‘一个萝卜一个坑’安排任务,即使晕船难捱,仍要坚持作业。”在负责水样采集和营养盐分析的助理工程师张爽看来,出海作业很不简单,“晕船比晕车的感受要强烈许多倍,浑身瘫软,毫无气力。”

    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内处理样品 褚晓婷供图

    在本航次中,既有初出茅庐的新手,也有饱经风浪的海洋监测“老”人。郑楠是研究海洋酸化和缺氧的专家,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海洋监测“铿锵玫瑰”,大家都习惯称呼她“楠哥”。

    海上的她曾被台风洗礼过,被寒潮侵袭过,也曾被海冰围困过,在滴水成冰的季节曾泡在水里采样,在烈日炎炎的日子曾工作和住宿在甲板,“我出过很多次海,在我国的四大海域,在太平洋,在我国从北到南的入海河流甚至礁盘、光滩上都不止一次留下过身影。本航次工作算是我的老本行,负责溶解氧测定。”郑楠介绍说。

    “晕船非常痛苦,但我的这些同事们,不但敢于上船,而且敢于再次上船,这也正体现了我们海洋监测人不怕吃苦、不惧风浪的环保铁军先锋队精神。” 对于出海作业,王震驾轻就熟,他已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出海,任务有短期,也有长期,最长的是在北太平洋和北冰洋上漂了三个月。

    “海洋中心的技术人员都经常出海。”王震笑着告诉记者,说得云淡风轻,背后的辛苦或许也只有他们能够体会。

    在海上,你可以看到“东边日出西边雨”

    海上监测人员忙碌的一天,总是始于清晨旭日初升时的样品采集,终于满天繁星时的记录与数据处理。虽然辛苦,但作业之余,有时不经意间的一次抬头,目光便会触及难得一见的风景。

    “本航次看到了几次罕见的天气现象,有一天在船上看到了‘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象。”张爽一边回忆,一边描述着,“你能看到一侧阳光普照,一侧暴雨倾盆而下的情形,看着罕见的情景,在那一瞬间所有的疲惫都消散了。”

    落日余晖 张爽供图

    “为了赶进度、避风雨,海上监测工作不分白天黑夜,而晕船和长时间持续的作业是很煎熬的。”王震告最后诉记者,“在广阔的海洋上放眼四望的时候,真会觉得心胸像海洋一样宽广。很多同事都出过大洋,既见过波涛汹涌的海浪,也听过皎洁月光下波浪轻拍船舷的优美‘音乐’;既见过平静海面上那突然一跃的海上日出,也感受过落日余晖中金黄色海面上的波光粼粼。更何况,我们海洋监测人的努力也换来了沉甸甸的成绩,我国海洋环境质量整体持续向好,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据了解,十年来,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1.3%,提升约17.6个百分点。2021年对全国51个区域的海洋垃圾监测和6个代表性断面的海洋微塑料监测结果显示,与国际相比,我国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的平均密度处于中低水平。

    船上的日子,是这些海洋监测人工作的缩影,也是他们工作生活中难忘的一段记忆。“中国环监001号”的夏季综合航次虽然结束,但这群海洋“体检医生”的工作还在持续,他们正对“满载而归”的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同时,也在随时为开启新的海洋监测任务准备着。

    他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连续奋战在海洋监测的第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生态环境监测铁军先锋队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