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像计量电能一样计量碳数据,才能知道谁排的多,谁排的少,才能更精准地评价低碳发展情况。”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环境技术大会上,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马晓宇表示。
马晓宇认为,我国独立自主发展碳市场,一是保护产业发展权益,二是融入“双碳”战略的国际话语体系,三是依靠目标牵引来兑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公开承诺,因为我们国家讲话言出必行,说到就要做到。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碳监测和碳计量。
我国碳监测和碳计量发展速度很快,从去年发布的《深化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可以看出,碳监测试点行业、企业和监测范围进一步扩大,已经从单一电力行业拓展到现在的八大行业,八大行业占我国二氧化碳总排放的75%左右。
目前国际上认可的三种计量方法分别是物料衡算法、排放因子法、实测法,但很多企业对物料衡算法不太认可。马晓宇举例,同样都是燃烧1万吨煤,有的企业做了技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但最后碳计量按照消耗物料来计算,相当于企业在环保这块投入越多,收益反而越少。他认为,碳排放核算既是碳市场有效运转的基础保障,也是国家和省级碳排放核算的支撑,但全国性企业碳排放核算工作至今没有有效开展,导致相应的技术进展不快,一定程度上滋生出伪造、篡改、瞒报数据等人为操作。
造假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个是地方政府,因为碳核算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工作增量,政府本身的核算能力不足,但在其发布的碳中和路径、规划方面都有碳减排考核指标,他们为了在纸面上完成考核指标,有动力去造假。而对于企业来说,减少碳排放意味着减少了配额缺口,减少了碳交易的支出,他们肯定也愿意。对于第三方核查机构来说,不用真实核查节约了成本,同时也满足了企业的诉求。
“如果碳排放碳核算没有精准的技术手段,造假的问题会长期存在,今后需要在底层技术上面进行快速突破和推广应用。”马晓宇指出。
目前,国内碳核算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我国现在有很多碳排放的核算方法,各地、各省、各行业都有,但没有用到年度的总核算之中,很难用数据去说服IPCC,而IPCC高估了我们的碳排放,造成我国在谈判中失去了主导权。第二,现在全国约有20多个省份发布碳核算相关的指导文件,也办了很多培训班,但是发文件的时候组织一波统计,组织一波核算,没有考虑或许的可操作性,无法验证整个国家的核算结果。第三,国内进行的碳核算,上报数据都存在10%—20%的差异,超出了国际5%的误差范围,数据很难获得国际认可。
如果要融入国际市场,进行碳边税交易,必须精准计量,支撑市场体系建设。“今后要像计量电能一样计量碳数据。”马晓宇认为,这样才能知道谁排得多,谁排得少,才能更精准的评价低碳发展情况。只有建立起碳监测、碳计量、碳核算的体系,才能活跃碳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