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处于多瑙河冲积平原,依山傍水。欧洲第二长河多瑙河,从斯洛伐克南部流入匈牙利,把匈牙利一截成东、西两部分。2010年10月发生在匈牙利的有毒废水泄漏事件引发了匈牙利本国及多瑙河流域严重的环境污染。这是有史以来,匈牙利发生的最严重化工业意外事故,也是匈牙利最大的生态灾难。
一声巨响之后的棕红色灾难
2010年10月4日,位于维斯普雷姆州奥伊考的匈牙利铝生产贸易公司有毒废水池发生决堤事故,100万立方米毒水涌入附近3个村镇,造成300多所房屋被淹,大片农田被毁。有目击者称,当地时间4日下午,伴随着一声巨响棕红色的毒水汹涌而出,瞬时水位甚至超过2米高,百余名来不及躲避的村民被毒水灼伤,其中4人因伤势过重而死亡。有毒废水还损坏了村外的一条天然气管道,从而导致途经事发地点的火车暂时中止运行。事故发生后,匈牙利政府派出几百名警察、救援和消防人员赶往现场开展救援并展开事故调查。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泄漏的废水属于炼铝废物,含有铅等重金属,是有危害的物质。最先受到污染的毛尔曹尔河的生态系统受到致命打击,河里的鱼都死光,植物也抢救不及。10月5日,匈牙利政府宣布对西部3个州——维斯普雷姆州、杰尔·肖普朗州和沃什州实施紧急状态。但是这起事故危害的不仅是周边村镇的居民及其生态环境,毒水蔓延的范围在匈牙利本国至少达到40平方公里。10日,废水泄漏事件进入第7天,但由于铝厂废水池北堤坝的坍塌已不可避免,危险尚未解除。
受灾的范围不仅仅限于匈牙利本国,在肆虐附近的村镇后,部分有毒污染物已经流入全长2800多公里的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支流拉包河,而多瑙河还要流经匈牙利下游的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乌克兰等,最终注入黑海,从而形成跨区域的伤害,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匈牙利负责环境保护的国务秘书伊雷什·佐尔坦将这一有毒废水泄漏事故定性为生态灾难,生态之“殇”有可能长期存在。世界自然基金会10月6日发表报告称毒水还将长期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生态灾难的损失将难以具体估算。有毒物质将长期污染周边生态环境,而且由于受到污染的地表水最终将渗入地下,流域内的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群落等都将面临威胁。此外,为了“截断”有毒废水通往多瑙河之路,匈牙利紧急情况部门工作人员往河里倾倒数千吨石灰和乙酸,用于中和废水中的有毒物质,但这些材料本身有毒,有可能加剧对周边动植物群落生存环境的污染。
“天灾”中的“人祸”
在事故发生后,匈牙利政府逮捕了铝厂负责人,对铝厂处以最高7300万欧元的罚款,并暂时将泄漏企业收归国有。有气象学家指出,2010年东欧雨量比往年高出200%,这可能导致废水贮水池被侵蚀。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自然基金会10月8日发布公报称,该组织掌握的航拍照片显示此次铝厂有毒废水泄漏事件及其造成的污染本可避免。其匈牙利办事处负责人高博尔·菲盖茨基曾提及在事故发生的前4个月,该铝厂有毒废水池的围堤破损已相当严重,有照片显示围堤当时已出现缺口且有毒废水正在渗漏,照片同时显示匈牙利具备及时发现事故隐患的必要技术手段,但当时此种情况却未引起企业和政府等方面的警惕和关注。
据匈牙利媒体披露,在事故发生前就有多名环保专家发出警告,但未引起企业相关负责人的重视。也有专家称,如果处理得当,炼铝后残留的红色废渣几乎不具有危害性。这家铝厂储存的废料未经足够处理是泄漏事件产生危害的原因之一。匈牙利有关负责人10月11日在国会发言时说,这是一起人为疏忽引发的灾难,肇事者应该负责。
匈牙利有毒废水泄漏事件,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历史上,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工业废料对江河湖海的污染一直没有停止。此次匈牙利铝厂废水决口,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对于预防此类事故的疏漏,世界各国均应引以为戒,如果轻轻放过,今后将有更多的危机难以避免,更多的悲剧还会上演。
建立健全工业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此次匈牙利毒水泄漏事件,企业负责人坚称企业没有责任和有关负责人称肇事者应该负责的两种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因此建立健全工业污染相关法律法规及增强其执行力尤为重要。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对环境犯罪的罚金和自由刑处罚是最高和最重的国家。1980年颁布的《超级基金法》确立了环境行为的民事责任机制,将潜在责任人也纳为责任主体。我国2012年7月1日施行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将有毒工业安全生产纳入重点监管范围。2015年1月1日施行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对污染企业实行按日计罚不设上限,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2018年1月1日施行的水污染防治法完善了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对含有剧毒废液废渣的排放、存储、运输等作出细化规定。同时,设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等加强对环境的监管,促进环境政策法规的执行。
构建现代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尽管泄漏事故发生后匈牙利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其在预防此类事故方面的疏漏仍然值得深思。首先,要构建完善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确保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及时发现环境风险隐患。其次,加强固定源、入河海排污口、移动源和面源监测等,要将污染源监测与排污许可监督、监督执法联动,切实发挥对工业企业的监督和威慑作用。最后,要充分重视专家和环保组织等社会力量的意见,凝聚各方智慧,形成监管合力。
提升地方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源较多,产生强度呈增长趋势,如果管理不当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完善地方环境应急体系、提升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至关重要。首先,树立底线思维,完善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体系,紧盯“一废一库一品”(危险废物、尾矿库、化学品)等高风险领域,强化环境风险预警防控与应急。其次,要对突发环境应急事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在应急预案制定、应急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理、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各环节进行规范和优化。最后,针对跨区域、跨流域的突发环境事件,要建立环境应急联动机制;涉及多个国家的,更是要建立国际议事协调机构,凝聚治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