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氯乙烯泄漏事故影响深远,又一道抹不平的伤疤?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3-02-16 18:36:18 浏览()次

这几天,美国俄亥俄州列车出轨翻车和氯乙烯泄漏燃烧事故多次上了微博热搜,引发的恐慌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

这场事故发生于当地时间2月3日晚间,一列货运火车在美国俄亥俄州脱轨,引发火灾,并导致危险化学物质氯乙烯泄漏。6日,俄亥俄州应急部门将5节油罐车装载的氯乙烯点燃,就地排放。排放时燃起大火、冒出浓烟,附近数千居民撤离。这一应急处理方案引发的二次火灾,和第一场火灾首尾相接,连续烧了4天以上。

image.png

image.png

2月8日,火灾结束后,美国俄亥俄州州长办公室表示,疏散范围内,空气质量已经恢复到事故发生前的正常水平,提醒撤离的居民可以回家。但回家的居民发现刺鼻的气味尚未消散,大量动物死亡,这引发了人们对当地空气、土壤、水以及长期健康的担忧。

据悉,氯乙烯在中国不通过火车运输,运输控制极其严格。它是将原料运输到化工厂,在工厂内合成氯乙烯单体,然后在工厂内直接制备聚合物,即PVC塑料。这根本上杜绝了“途中泄漏”的风险。而且,我国氯乙烯泄露后的应急方案在2013年就改为了物理吸附+紫外照射,目的就是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长远影响降到最低而非一时的影响。俄亥俄州这次不当应急处置,显然是对生态环境的一次肆意的深远的破坏,是置美国人民生命健康于不顾的表现。

据报道,事故发生后,大量有毒物质流入俄亥俄河的支流,渗透进土壤,东巴勒斯坦镇的大片土地被烧成焦灰色,滚滚黑烟冲进大气层。俄亥俄州危险材料专家西尔·卡吉亚诺表示,此次事故相当于是“用化学物质毁了一个小镇”。在5到20年后,当地人中可能会出现大批癌症患者。

此次泄漏事故的负面影响到底有多深远?我们不妨看看十二年前发生的日本福岛核事故。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怎样了呢?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事故污染了土壤、地下水和海水,致使当地农林水产业受到沉重打击。事故之后,有55个国家和地区对福岛及周边县食品采取限制或完全禁止进口的措施。10年过去了,这一依赖农业为生的地区依旧在核事故留下的阴云中挣扎。日本消费者厅曾发布过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日本民众对福岛农产品和水产品安全至今仍不放心。

福岛县地方政府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福岛县12个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中,仅有32.2%的土壤得到了修复。2011年,大米是福岛县支柱型的经济产物,为了恢复大米销量,福岛努力了10年。2014年,福岛县的大米恢复出口,不过当年的出口量仅为300公斤。直到2020年,福岛县的大米出口额才升至17万公斤的灾后新高。

渔业同样如此,2012年6月起,福岛县有限区域内的渔业恢复捕捞。目前,福岛县渔业协会依旧在和相关机构一起密切检测当地的渔业捕捞行径,确保食用安全。不过,该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福岛地区的渔业捕捞量依旧不及2010年的20%。

与福岛依赖农产业类似的是,俄亥俄州也是美国重要的农业州,位于玉米带上,是核心粮食产区。被致癌物污染的空气、水源、土壤,不仅仅直接污染了俄亥俄州附近的农业生产,从长远看,直接将美国的中部东部农业生产区全部贴上了“致癌”标签。纵观这场生化危机的长远影响,不免令人担忧。

编辑:张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