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1-09-09 13:07:53 浏览()次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来,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8年间,“一带一路”已发展成为一条互利共赢之路,联结共建国家共赴美好前景,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积极影响。聚焦“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主骨架,中国有序实施港口、铁路、公路、电力等领域的“一带一路”标志性合作项目,“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8年中,中国如何引导、影响沿线国家将眼光投向绿色发展?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9月8日,在国合会2021年年会“绿色‘一带一路’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主题论坛上,与会代表就此展开了交流。

  中国引领让共建成果日益凸显

  近年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积极开展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双边和区域合作,在推动绿色“一带一路”走实走深的同时,也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的动能。

  有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企业参与境外水电建设项目416个,总装机13.7万兆瓦。2020年新签订国际水电项目11个,装机3700兆瓦,投资和承建风电项目21个,光伏项目7个(总投资额达17亿美元)。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繁荣之路,也是绿色发展之路。中国与共建国家经贸合作持续深化,投资活力不断增强,带动了相关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翟东升认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新亮点、新主题。中国的企业正在走出去,积极开展绿色能源国际合作,帮助东道国降低排放水平,帮助他们加速能源转型。比如,目前中亚规模较大的哈萨克斯坦的纳塔斯风电项目,预计每年发电3.6亿千瓦时,可节约11万吨标煤,减少CO2排放28.9万吨。”

  对于中国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的引领作用,国合会副主席、“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索尔海姆表示了肯定。

  “中国在植树造林、减贫、开发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一带一路’建设也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索尔海姆说。

  绿色低碳始终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坚定选择

  疫情后中国和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恢复经济。同时,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各国都在为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而努力。

  “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绿色是底色,低碳转型也成为必然选择。”国合会特邀顾问、“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委员会委员、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说。

  在经济的恢复和绿色转型过程中,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面对的话题。“制定沿线国家绿色发展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至关重要。”国和会委员、“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联合主席、贝索斯地球基金总裁斯蒂尔说。

  实现这样的目标,只有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是不够的,必须坚持多边合作,必须有各国更广泛的参与。

  “比如‘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区域——东盟与中国的经贸往来非常密切。其中,不仅有能源产品、耗能产品的合作,在发电厂、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方面也有很多双边合作。” 邹骥说。

  对于能源转型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资金、技术、规划等问题,邹骥也建议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增加合作和交流机会,形成更多的共识,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投资建设应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风险

  绿色“一带一路”的建设,惠及了沿线国家。

  截至2020年2月,中国已与140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截至2019年底,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合作区累计投资350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超过3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32万个。

  但同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重视。

  2020年10月,“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发布了作为关注问题报告之一的《“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识别及影响分析报告》,在世界保护区数据库等现有生物多样性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进行可视化识别。

  识别结果显示,“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中印缅交界处与欧洲,“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与沿线保护区总面积的32%以及265 种受威胁物种的生存范围重叠,这些重叠之处也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

  “所以,利益相关方在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风险,在决策前采用生物多样性评估决策工具来筛查风险,在规划和建设前期就规避生物多样性保护风险,体现‘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理念。”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卢伦燕说。

  “不论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是气候变化的应对,都不是一夕之功可成,也绝非一国之力可为。所有全球性的议题,都离不开中国的积极参与。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正在更加积极地发挥引领作用。”世界资源研究所传播副总裁劳伦斯·麦克唐纳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