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鲁特大爆炸为何会发生?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0-08-07 14:23:20 浏览()次

  

  8月4日,贝鲁特街头,一名男子抱着孩子走过严重受损的建筑。 新华社供图

   

  贝鲁特发生爆炸后浓烟滚滚。新华社供图

   

  图为卫星地图显示的贝鲁特港口区爆炸位置及周边人口建筑密集程度。 图源Google Earth

  8月5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边站满失踪者的家属,他们还在祈祷着能够获得家人生还的消息。一位20多岁的女孩对着搜救士兵恳求道:“我哥哥叫Jad,他眼睛是绿色的,很好辨认,求求你们看到他了告诉我好吗?我就在这里等你们……”

  这天上午,港口周围不停有人搬运罹难者的尸体,救护车也在不停运转。救援队为挽救更多的幸存者,已经一夜没合眼。“还有很多人失踪。 人们正在向急诊室询问亲人的消息,但由于没有电,夜间搜寻十分困难。”卫生部长哈马德·哈桑(Hamad Hasan)表示。

  当地时间8月4日18时左右,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发生严重爆炸事件,而后的几十分钟里整个城市下着“玻璃雨”,街道上空红烟弥漫,无数栋房屋被毁。据半岛电视台报道,截至北京时间8月5日19时,黎巴嫩总统米歇尔·奥恩表示,爆炸已造成100人死亡,超4000人受伤,呼吁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方案。

  从现场视频中能捕捉哪些信息?

  根据黎巴嫩最高国防委员会召开的紧急会议内容,贝鲁特爆炸事件是由易燃易爆品引燃约2750吨硝酸铵所致。黎巴嫩总理哈桑·迪亚卜表示,2750吨硝酸铵在缺乏必要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堆放在贝鲁特港口长达6年之久,“这是不可接受的”。据悉,2014年,一艘轮船在开往非洲时,因船只出现问题,这些硝酸铵需被卸载,随后便卸在了贝鲁特海港的12号仓库。

  硝酸铵并不易燃,因此,此次爆炸引起不少专家的高度关注。墨尔本大学化学工程高级讲师加布里埃尔·达席尔瓦(Gabriel da Silva)表示,“硝酸铵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化学品,主要用作肥料。硝酸铵本身没有爆炸性,而是一种氧化剂。但它是采矿炸药的主要成分之一,达席尔瓦解释说,只有在适当的情况下才会点燃,一般情况很难实现。可能得碰到极端的环境才可能引发爆炸。实际上,硝酸铵能起到灭火的作用,但如果是被油或其他化学品污染,则极易爆炸。”

  记者在连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专家王子健时,他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硝酸铵在达到110度时可以分解成硝酸和氨。在400度以上会产生二氧化氮,这种气体遇水也会生成硝酸。浓硝酸及其烟雾是淡黄色,二氧化氮在高温下呈棕红色,但从现场的画面看,蘑菇云接近红色。所以浓烟成分可能主要是二氧化氮,不是硝酸。”

  对此,我国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表达了另一种可能:“此次爆炸的地点是港口仓库,也可能有其他化学品掺杂其中发生爆炸的可能。蘑菇云呈现出红色,一种可能是与仓库中储存的一些烟花爆竹有关。我们知道燃放的烟花一般都带有颜色,成分多以硝基(nitro group)的火药为主。从目前的线索推测,不排除有烟火中染色成分将蘑菇云染成了红色的可能性。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导致爆炸的还存在一些染料或染料中间体或其他储存于仓库内的危险化学品。但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烟火的红色染料导致蘑菇云呈红色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罗德岛大学化学教授吉米·奥克斯利则表示,在正常储存条件下,硝酸铵很难被点燃。“硝酸铵作为一种氧化剂,会加剧燃烧,使其他物质更易被点燃。贝鲁特爆炸产生了黑色和红色烟雾,这可能是硝酸铵燃烧的不完全反应现象”。

  爆炸会给当地居民和环境带来什么影响?

  美国大学气溶胶研究实验室的指标显示,贝鲁特空气质量水平在爆炸当天晚上7点多恢复到“良好”水平,而在1小时前,还显示出“中等”颗粒物水平。

  “这说明扩散条件较好。”王子健告诉记者,“从现场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出,贝鲁特当时的天很蓝,空气质量在爆炸前较好,这与它是港口城市有关,港口地区空气交换条件较好,不同于高楼林立的相对封闭空间,因此也利于烟雾扩散。如果真的如现在报道的那样,爆炸主导成分是硝酸铵,那么气体中可能有大量硝酸,这是强腐蚀性气体,对人体有害,但就生态环境影响而言并不大,可能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如果及时通过应急措施进行处理,不会产生严重的次生环境危害。”

  彭应登也告诉记者,多数国家遇到此类爆炸情况,会进行第一时间的遥测,从而确定有毒有害的有机物。一般而言,傅里叶变换红外光光谱遥测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是大多数国家会用到的调查设备。爆炸现场一般较高温危险,调查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去往爆炸的核心区,而通过这个设备,在周边1-2公里的范围进行遥测,能锁定中心区位置、确定厂界(爆炸发生范围)、检测约200多种有机物成分。但目前黎巴嫩还未公开相关数据和信息,不知道政府是否进行了及时的空气、水和土壤监测,所以我们还无法进一步确定爆炸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

  “客观来说,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或者小型爆炸所带来的环境危害更大一些,因为这种情况下燃烧温度有限,有毒有害的化学品成分没得到充分地分解。但如果是贝鲁特这样级别的蘑菇云爆炸,高温高压会让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充分地燃烧分解,毒性会大大降低了。因此,对周边的空气影响也相对较小。但不排除这一过程会引起周边一些其他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因为当前爆炸位置是储存化学品的仓库。如果发生泄漏,不论是对空气,还是土壤、水体,都会产生次生的环境污染,这点不容忽视。” 彭应登补充道。

  爆炸原因是人为因素还是疏于防范?

  对于爆炸的原因,各方众说纷纭。据路透社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认为这是一场恐怖袭击。

  而黎巴嫩国际广播集团援引一份安全报告显示,事发时“工作人员在焊接存有炸药的库房门的过程中,焊接火花引燃了仓库中的炸药,这导致在另一库房中存放的硝酸铵爆炸。”

  王子健认为,“很多爆炸事故都反映出一些问题:管道的年久失修导致泄漏、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等。这次事故同样如此,因为硝酸铵本身不会自燃,现场的情况应该非常混乱。据目前的线索猜测,爆炸原因存在‘外行在管’的这种可能。”

  在彭应登看来,即便有人为因素的可能,也与疏于防范和管理离不开干系。他表示,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危险化学品管控方面还倾向于事故发生了再加强管控,缺乏长远规划。这点从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发生爆炸案的死伤率较低就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对于危险化学品的风险管控意识还未跟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通过目前伤亡总人数,以及总理的家属受伤这些情况可以看出,爆炸发生地点距离人口密集区并不远。这非常严重,一般发达国家在危险化学品选址时都较为谨慎,远离居民区、人口密集区等,避免大面积的伤亡和经济损失。” 彭应登说。

  其次,在贝鲁特这样寸土寸金的城市,城市发展可能进一步蚕食了原有的安全防护距离。但即便是城市不断扩张,安全防护距离的底线不能僭越,今天的事故告诉我们,城市规划需要合理分配空间,留出一条保证居民安全的红线。

  第三,将大量危化品储存在仓库港口,风险很大,暴露出在危险化学品管理上的短板。发展中国家在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存在的环境隐患和风险,不可心存侥幸,否则将付出惨痛的经济代价。彭应登补充道。

  贝鲁特位于地中海边狭长的平原上,背依连绵起伏的黎巴嫩山。因为地处地中海东岸,贝鲁特有着天然良港,是黎巴嫩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贝鲁特遭遇过自杀式炸弹爆炸,留下过长久内战与纷争的痕迹,绵延着非典型的阿拉伯文化风情,描绘着特殊的教派政治版图,在与邻国以色列的武装冲突的风雨中坚守。贝鲁特这座承载着无数过往的城市,如今在遭遇此次重大爆炸事件后,或将更加“步履维艰”。

  全球化工

  事故盘点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1984年12月发生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的毒气泄漏事件是史上最严重的工业化学事故,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

  事故原因为在例行日常保养中,由于维修工人的失误,导致装有MIC气体的储藏罐压力失衡,罐内化学物质大量泄漏,带来巨大危害。

  德国莱茵河污染事故

  1986年11月,位于瑞士巴塞尔附近的桑多斯化学公司仓库起火,装有1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硫、磷、汞等剧毒物质通过下水道排入莱茵河。事故造成约160公里范围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约480公里范围内的井水受到污染影响不能饮用,沿河自来水厂全部关闭。

  墨西哥圣胡安尼科大爆炸

  1984年11月,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在圣胡安尼科的储油设施发生爆炸,工厂内储有11000立方米的液化丙烷和丁烷气体连带被引爆。事故造成542人死亡,7000多人受伤,35万人无家可归,受灾面积达27万立方米。

  法国卢兹化工厂爆炸

  2001年9月,位于法国西南部工业重镇图卢兹市的AZF化工厂发生爆炸,工厂被炸出一个50多米宽15米深的大坑,两座厂房大楼被夷为平地。事故造成31人死亡和2500人受伤。这场灾难是工人混合化学药品时发生错误操作导致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