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同“热”,病因在人?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9-07-30 18:42:26 浏览()次

   

  7月26日,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最高气温达到38℃,难耐酷暑的市民们带着孩子纷纷来到水上游乐场所,戏水纳凉。人民图片网供图

  中国环境报记者张楠

  7月28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江汉西部和重庆北部局地可达40℃以上。同日,上海也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热”成了最近最热的话题。

  国内高温难耐,国外也现极端天气。欧洲、南美洲和非洲经历了有历史记录以来最热的六月,法国部分地区观测到45℃以上的高温,而且欧洲又将再次迎来一波热浪。

  世界气象组织预测,2015年-2019年很有可能成为有气温记录以来的最热5年。这是他们连续第三年做此预测。

  地球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带来巨大损害

  近年来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热浪、寒流、干旱、暴雨,一个不少。

  单看今年,年初,欧洲冬季温度创历史新高,北美异常寒冷,异常强大的寒流席卷美国中西部,部分地区温度甚至低于零下40℃。澳大利亚则发生了严重的热浪,局部地区气温接近50℃;北极和南极的冰面范围再次远低于平均水平。

  到了5月,高温热浪侵袭日本,北海道气温高达39.5℃,破历史记录。美国南部和中部地区遭遇暴雨侵袭,密苏里河、密西西比河和阿肯色河多个站点水位创历史新高。而4月-5月,澳大利亚悉尼则遭遇了近160年来第二干旱时期。

  再说国内。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表现出发生频次明显增加,强度增强,影响和风险日益加大的特征。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副主任侯威向记者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情况。

  2011年-2018年,我国年平均高温日数较常年(1981-2010年)增加39.2%。强降水事件的频次显著增加,且强度也越来越强,大城市百年一遇小时降水量重现期显著缩短。2011年以来(2011-2018年),台风平均登陆强度较常年(1981-2010年)偏高6%;登陆强度达到强台风及以上级别的数量较常年增加1.3倍,其占登陆台风数的比例增加1.5倍。区域性干旱加重,自2003年以来,华北地区气象干旱日数整体呈增加趋势。

  不断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高工胡婷提供的一组数据,仅2018年,与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有关的自然灾害就影响全球近6200万人,洪水影响的人口数超过3500万,干旱影响的人数超过900万。高温和野火导致美国的经济损失高达240亿美元。

  “气候变化还威胁农业生产,使多年来全球饥饿状况持续好转的势头发生逆转。”胡婷说。

  不容忽视的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还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中国项目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导致森林、海洋等生态系统发生变化,而生态系统的变化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人类活动是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主导因素

  不知该忧心,还是欣慰,今年夏天可能是今后最凉快的一个夏天。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随着未来全球变暖的进一步加剧,全球大部分陆地区域的极端暖事件将增多,极端冷事件将减少;热浪发生的频率更高,时间更长;同时偶尔仍会发生冷冬等极端事件。未来全球许多地区的强降水频率或强降水占总雨量的比例可能增加,但另一方面,在21世纪某些季节,南欧、地中海地区、中欧、中美洲、美洲和墨西哥、巴西东北部和南部非洲等地区的干旱程度将加剧。

  我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三次国家信息通报》也显示,未来不同时期我国年平均气温将持续上升,年降水量将持续增加,高温事件增加,低温事件减少,极端强降水事件在多数地区可能会增多和增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趋势?

  “气候的冷暖变化有其自然规律,极端事件发生的区域、强度和频率会随着气候背景、大气环流演变和其他可能影响因子而发生变化。”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陈星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有一定的周期性,但是,影响某些极端气候事件的气候背景很复杂,并没有简单的对应关系。”

  而胡婷则表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大气中气溶胶浓度的变化、土地利用和陆面覆盖的变化等,这是导致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主导因素。其中,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导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强度、空间范围及持续时间发生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我国来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快速的城市化导致了建筑面积的急剧扩张和耕地的流失,城市化效应显著加剧了城市地区温室气体所导致的变暖,进而也影响到我国区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科学研究发现,在我国区域内,人类活动极大地增加了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概率,降低了极端寒潮事件的发生概率。人类活动还改变了强降水发生的概率。但对其他极端事件,人类活动的影响还有待于评估。

  陈星也认为,在复杂的自然背景下,人为因素可能会强化天气和气候的极端值。不过,如何找出人类活动对有关极端气候事件可识别的影响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各国共同行动方能推进气候治理进程

  气候变化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必须有所行动。

  IPCC去年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已经升高了1℃,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2030年到2052 年之间将达到 1.5℃。

  温度升高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能做的就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2015年《巴黎协定》设立了1.5℃和2℃的双重目标。据报道,在升温2℃的情境下,北冰洋夏天完全无冰的情况可能每十年就会发生一次;而在升温1.5℃时,这一风险降低到每百年一次。0.5℃带来的是天壤之别,实现1.5℃控温目标生死攸关。

  实际上,我国已经在行动。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副研究员陆春晖表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一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节能与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碳汇等措施,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另一方面,围绕《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从农业、水资源、林业和其他生态系统、海岸带及相关海域、气象领域、人体健康等多个领域开展减少脆弱性、灾害风险管理和主动适应规划等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有专家表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未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将更加复杂多变,气候风险进一步加剧。目前,我国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管理灾害风险的总体意识有待提高,管理新风险和巨灾风险的能力亟待加强,在综合风险管理体系构建、部门分工和协作、基础性能力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和风险转移机制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公众参与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全方位地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离不开每一位公民的参与和努力。全球同此凉热,各国共同行动,方能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