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日,成都中小学迎来秋季开学。当天上午,成都市更新高温橙色预警信号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在此高温天气之下,一些学校在教室放置冰块物理降温、提供清凉解暑食品、暂停室外活动课程,也有部分学校发出停课、调整教学时间等通知,让学生们感受了特别的“开学第一课”。
近几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屡破纪录,“史上最热”日、周、月、年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里。今年,全国多个省份经历了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位于前三热的8月,四川位列同期第二热;四川盆地高温持续不断,是过去30天里全国最热的三个酷暑核心区之一。高温只是气候变化的一个方面,更长的夏季、更短的冬季、更早的春季、更极端的降水、更频繁的洪涝、更猛烈的林火……气候变化正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新常态和新挑战。
校园尤其是中小学因敏感脆弱人群较为集中,易受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不利影响。比如,高温热浪影响教学活动正常开展,极端暴雨洪水直接冲击教学设施,冬季校园气候敏感性疾病频发……随着气候变化加剧,这些风险将持续增大,亟须重视校园气候变化适应问题。笔者建议,坚持城乡统筹、校内校外联动,加快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城乡校园管理和教学体系,增强师生安全和健康保障能力。
首先,加强气候变化科普教育。推动气候变化“进校园”,提升校园管理保障人员和教师队伍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增强气候变化对校园安全运行、教学活动、师生健康等影响的认识。同时,面对学生分类开展气候变化科普教育,探索开发气候、灾害与安全相关课程,定期开展科普讲座和展览,提升学生适应气候变化意识,增强极端情况下的自我防护和自救能力。
其次,打造气候适应型校园。对于新建校园,将适应气候变化的理念和要求融入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全过程,规避自然灾害易发环境,配置必要的防风、避雨、降温、防涝等设施,推广小型海绵体和清凉空间,合理配置绿地和树种。对于老旧校园,加强现代化、海绵化改造,具备条件的应配备空调等设备,增加应急供电和储能设施。提升农村地区校园现代化、标准化水平。
第三,增强教学活动弹性韧性。面向气候变化下潜在的高温、低温、暴雨、洪涝、重污染天气等风险,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系统和校园应急响应预案,加强日常应急演练,增强适应和应急的主动性、及时性、系统性和有效性。根据不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警及演进情况,适时采取停课停学、调整教学时间、加大物资保障等措施,加强校园、家长与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单位的联动,共同守护学生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