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滁州滁河水体污染事件引发高度关注,当地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以茅台作比称水质检测“没必要”,这一言论直接引发舆论哗然。事件发酵后,安徽省委直指“个别干部面对媒体信口开河,造成不良影响”。在生态环境问题备受瞩目的当下,提升环境新闻发言人的应对能力,引导舆论走向,构建主流舆论,刻不容缓。
其一,新闻发言人应主动作为,勇挑重担。要杜绝三种现象:
一是消除务虚意识,部分同志认为新闻舆论宣传是务虚之举,因此在媒体面前三缄其口,主动放弃话语权,这是失职的表现。尤其在环境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发言人应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做到正面新闻主动发布,负面新闻及时发布;切忌仓促应对、敷衍了事、封锁消息,最大限度地压缩负面信息的传播空间,以透明度赢得公众的信任。
二是摒弃抵触情绪,当媒体曝光环境问题并采访相关负责人时,少数人存在抵触和推诿现象,对媒体态度不明朗,言辞闪烁,甚至以“无可奉告”搪塞,未能认识到媒体监督对生态环境工作的促进和完善作用。这实质上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作祟,是不了解媒体规则和公众心理的不明智之举。
三是克服技能匮乏,少数执法人员在面对镜头和话筒时不知所措;尤其在突发性污染事件中,他们不能把握好应对媒体的尺度,不懂得发言的艺术,无法及时、准确地披露污染事故的真相以及当前政府部门的应急思路和举措,使公众难以从环境新闻发言人的表述中获得战胜突发污染事件的信心和力量,导致小道消息迅速传播,影响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使工作陷入被动。
其二,新闻发言人需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华。
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代表政府立场,通过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清晰地阐释焦点和热点问题。新闻发言人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熟悉生态环境政策方针,还要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组织协调和场面驾驭能力,了解新闻发布的制度、特点和要求,掌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与危机化解方法,熟悉与媒体、公众的交流沟通技巧以及本部门的各种信息和背景。同时,要具备舆情搜集和研判能力,做到了解上情、熟悉下情、掌握行情,让舆论媒体成为解决热点环保问题的“助推器”和“催化剂”。只有做到全局在胸、实情在心、表达流畅、应对自如、纪律严明,才能更好地胜任这一岗位。此外,各级领导要为新闻发言人提供支持和保障,鼓励他们成为“敢讲”“愿讲”“善讲”的发言人。
其三,建立互动机制和效果评估反馈机制。
新闻发言人应积极与媒体沟通,借助媒体的力量维护社会和谐。同时,要及时回应负面报道,提供有说服力的新闻稿件,必要时与媒体进行协调,以挽回形象。此外,新闻发言人还需与媒体保持日常交流,收集社会反响信息并形成评估报告,使新闻发布更具针对性,更好地服务政府和社会,充分尊重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通过这些措施,就像是给新闻发言人的工作加上了“双保险”和“导航仪”,让他们能够在应对媒体和公众时更加得心应手,更好地履行职责,避免信口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