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超大特大城市正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通过改造,可切实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
一直以来,城中村都是环境治理的短板。其往往缺少合理布局规划,成为不少“散乱污”企业打“游击战”的落脚点,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环境管理难度较大。此前,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发现多地的城中村生活污水直排,导致水质严重超标,影响附近居民正常生活。此外,由于私搭乱建问题严重,雨污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中村也是受气候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区域。尤其是特大超大城市,人口、产业更为密集,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城中村的环境治理、气候灾害预防更加困难。
笔者认为,国家此次下大力气改造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无疑是从根源解决城中村存在的气候、环境等问题的一次重要契机。相关地方要把握好这次机会,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谋划好改造。
做好规划,提高城市气候韧性。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特大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北京、郑州等超大特大城市短时大范围降雨导致的次生灾害有目共睹。要以此次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为契机,提高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在规划布局上,留出足够的行洪空间。避免在地势较为低洼的区域布局居民区、仓库、厂房等。同时,规划布局更多的绿地等生态空间。
超前适度,补齐环境治理短板。城中村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污水直排的重灾区。补齐雨污管网建设短板,既有助于改善当地水环境质量,又能提高应对城市洪涝灾害的能力。同时,很多北方城市城中村没有燃气、暖气管道,是散煤污染的重灾区。要借助此次城中村改造的机会,完善燃气、暖气等管网建设,减少冬季北方地区雾霾污染源。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布局屋顶光伏,为建设零碳城市做好准备。
分类处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摸清城中村产业状况的基础上,对改造后仍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落后产能彻底予以关停,对改造符合入园标准的产业安排好承接园区。做好追踪,避免“小散乱”企业易地搬迁。同时,提供一定规模比例的低成本创业空间,保障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创业需求,解决好城中村村民就业问题。此次城中村改造也是一次城市产业“一键重启”的机会。要根据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布局改造后区域的产业属性,引入先进企业入驻改造后的城中村区域,真正实现腾笼换鸟。
城市发展的潜力不在于表面的光鲜靓丽,而在于其内在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对于超大特大城市来说,城中村改造是一次让城市脱胎换骨的机会。各地要把握好这次机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做好谋划,补齐内里的短板,为未来城市发展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