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高校应当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其在提高科技水平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兰州大学生态学院立足自身研究特色,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展现自己的使命、担当和作为。
加强系统性研究。生态系统研究、物种多样性保护要综合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社会经济等因素,之前的研究多限于某一地区、某一物种的单项调查和研究,缺少系统的研究框架。近年来,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黄河流域物种多样性调查等方面进行相关系统研究和调查,在研究层面逐步实现了由单一研究向系统研究的转变。
增强研究的主动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活动的扩张,物种多样性丧失的速率不断加快,自然保护地成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最后防线。为有效衡量自然保护区对物种的保护效果,兰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包含物种脆弱性、气候脆弱性和人类活动脆弱性三个维度的框架,量化中国2500多个保护区的受威胁水平。研究发现,中国约7%的保护区是高度脆弱的,这些保护区内的物种可能处于较高的灭绝风险中,迫切需要采取严格的措施以维持其保护的有效性。而且,物种脆弱地区和气候脆弱地区、人类活动脆弱地区的重合度很小,这就意味着过去的保护思维可能会造成顾此失彼。如果只关注物种脆弱性的热点地区,那么,处于气候脆弱性地区的物种就可能会面临灭绝风险。反过来也是如此。
研究建议,未来对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应主动作为,尤其在保护区的建设和评估方面,应全面考虑气候变化、人为威胁以及物种脆弱性,以最大限度提高保护区的保护效率,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
立足中国特色开展生态学研究。我国用占世界陆地6.44%的面积为全球18%的鱼类、14%的鸟类和13%的哺乳动物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兰州大学生态学院的研究发现,我国政府启动的一套旨在减轻贫困和可持续保护环境的国家政策(包括生态移民、生境恢复和生态旅游为重点的政策),对缓解贫困、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灵长类动物种群产生积极和正面的影响,建议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境恢复作为目前扶贫经济政策的前提优先执行。基于此,笔者认为,生态学研究应当立足中国特色,发掘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优势,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强调实践探索与科学理论指导的紧密结合。干旱问题一直是制约西部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在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环境下培育新的优良种子,成为兰州大学生态学院的努力方向。在长期实践中,兰州大学生态学院联合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针对我国西北干旱区水分匮乏问题展开实践探索,并实现了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转变。熊友才团队通过长期研究发现,对间作物种性状进行合理配置,选择具有水分互补、利用优势的间作组合应用到半干旱区,有利于通过地下生态位互补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作物增产。
李凤民团队将生态学理论融入育种理论中,蹚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农业育种之路。他们研发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兰大211” 通过甘肃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成为能够走到农户手里、种在田间的小麦新品种。
当前,党和政府正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西部高校面临着重大战略机遇。笔者建议,高校生态学科与科研工作者应结合自身研究,在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作出新贡献。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生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