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为何会出现“一人多评”问题?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2-08-10 13:27:48 浏览()次
  •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印发了《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专项执法行动计划》,提出开展打击生态环境数据弄虚作假专项执法行动。在此次执法行动中,执法人员发现,多家企业的环评报告由同一名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以下简称环评师)签字。这些企业分布在不同城市,所属行业不同,编制环评报告的环评机构也不是同一家,为什么会出现“一人多评”的问题?

    笔者经过调研发现,2018年前注册地址在江苏境内的环评机构有64家,2018年底建设项目环评资质管理发生变化,不再强制要求有资质的环评机构编制环评报告,环评机构的数量迅速增至442家,从业人员3人以下的有261家。其中,还存在环评工程师兼职、挂靠在多家公司的现象。部分机构接到环评编制业务后,往往会出现人员不足、时间不够的情况,导致一名环评师同时负责多个环评编制项目的现象。

    一份完整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涉及多方面内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一人多评”的质量之差可想而知。如何对这种乱象进行治理,成为摆在各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笔者认为,一要建立环评机构信息公示制度。随着环评机构数量急剧增加,环评机构的业绩、业务能力和人员配置等信息成为企业选择机构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部分企业委托环评机构编制环评报告时,并不掌握环评机构的相关信息,无法根据自身需求作出正确选择。

    建议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建立环评机构信息公示制度,将本区域内从事环评业务的机构相关信息向企业公示。比如,江苏省常熟市2020年开发了“常熟市环保企业通综合服务平台”,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提供环保服务的第三方机构档案在平台上公示,企业从中可以直接查询到环评机构的信息,选择业务能力较强、人员配置充足的机构,避免“一人多评”的问题发生。

    二要建立环评专业人才培养制度。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底前,全国环评机构不到1000家。2022年6月,全国环评机构增至8281家,增长率超800%。而从业的环评师数量从2018年资质取消前的11900多人仅增长到12900多人,增长率约为5%。环评机构拥有的环评师数量明显下降,很多环评机构甚至只有1名环评师。因此,环评专业人才的培养急需提上日程。

    各地可通过职业教育、校企结合等方式,帮助企业培养一批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员工,让部分有条件的企业具备自行编制环评报告的能力。同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环评机构和企业组织人员参加环评相关培训和专业技能考试,提升环评机构的环评编制能力和企业的环评报告审核能力。

    三要建立追责制度,开展“一人多评”专项检查。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应将“一人多评”作为环评检查的重点对象,组织专家和执法能手对机构和环评工程师逐个排查,从重从严从快对存在挂靠、胡乱编造等违规行为的环评师和环评机构进行治理。各地可充分利用信用记分、行政处罚、注销吊销证书,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等方式从根源上杜绝“一人多评”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