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有哪些绿色要义?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2-07-22 13:00:28 浏览()次

“十四五”时期是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陕西、山西、甘肃三省如何加快城市群建设水平,用绿色引领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关中平原城市群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空间格局持续优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西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取得明显进展。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更加完善,基本建成“米”字型高铁网,基本实现地级城市高铁全覆盖。创新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城市间产业分工更加合理、协作效率大幅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万元 GDP 用水量下降6%,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显著提高,中欧班列(西安)货运量稳步增长,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水平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协同治理效能和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为推动黄河流域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秦岭保护,强化省际统筹协作,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夯实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实施方案》还从以下方面着力推进生态共建环境共保。

一是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强化指标管理并分解落实。在重点行业开展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严格工业用水定额管理。加强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建设一批节水灌溉骨干工程。实施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推进老旧破损管网更新改,严禁违规挖湖造景。加快引汉济渭、东庄水利枢纽建设,推进白龙江引水、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

二是提升黄河水生态质量和稳定性。开展渭河、汾河、马莲河、泾河、葫芦河、沁河、涑水河、盐湖、伍姓湖等重要支流湖泊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保护恢复滨河湿地。建立健全干流和主要支流生态流量监测预警机制,明确管控要求,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科学治理水土流失,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淤地坝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加大水源涵养林、护岸林建设力度。提升生态质量监测预警能力,建立生态受益地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生态保护地区的横向补偿机制。

三是全面加强秦岭生态保护。健全秦岭保护长效机制,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创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开展常态化生物多样性野外监测调查,加强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兰科植物等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保护和恢复,严格森林草原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严厉打击乱搭乱建、乱砍滥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等违法行为。协同推进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四是推进环境污染联合治理。强化汾渭平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加大钢铁、焦化、铸造等重点行业提升改造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煤电机组,实现重点区域的平原地区散煤基本清零。实施秸秆焚烧管控,进一步加大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防治力度。推进货物运输方式结构调整,提高铁路运输比例,防治公路大气污染。推动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以上,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 95%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 85%,健全流域水污染、危险废物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开展跨区域联合环境执法,协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妥善处理跨界环境污染纠纷。

五是加快低碳绿色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低碳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实施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大力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深化国家公交都市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推广使用新能源车,提升绿色出行比例。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加强城市照明节能管理。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建立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深化低碳试点示范,支持西咸新区开展气候适应性城市试点和气候投融资试点,扩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点减排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