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工作是第一位的,这是我们的责任”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1-12-16 13:31:39 浏览()次

  10月30日,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应急研究中心主任虢清伟在工作群里分享了一条信息:“喜报:华南所生态环境风险管理与应急技术研究中心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此时,群里的成员分散在全国各地:有人在一线应急,有人在外地承担培训任务,有人刚出发准备支持地方应急工作,有人在开展科研……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每5年评选一次,重点表彰在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重大工程项目、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中,涌现出来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大家深知奖项的分量,无数的庆祝表情和链接在朋友圈里“刷屏”,虢清伟一边给同事们挨个点赞,一边回忆起近些年的工作。

  应急中诞生的“国家队”

  近些年,华南所生态环境风险管理与应急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华南所应急中心)科研人员的足迹遍及了全国各地。

  2020年3月28日,黑龙江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泄漏,253万立方米尾矿砂奔流而出,迅速涌进松花江二级支流依吉密河。污水团一连冲破了8道拦截坝,形势一度危急。

  华南所应急中心团队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立即开展除钼实验。经过不懈努力,“不让超标污水进入松花江”的目标终于实现。

  这5年来,华南所应急中心受生态环境部应急办调度,还参与了包括2021年甘陕川1·20铊异常事件、2021年云南曲靖铊污染事件、2020年湖南湘江重油泄漏污染事件、2020年湘江铊污染事件、2020年新疆伊犁州新源县邻甲酚泄漏事件、2020年贵州遵义桐梓管道柴油泄漏事件、2019年江苏响水3·21重大爆炸事故等在内的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大小小120余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硬仗。每场硬仗都关系着数以万计人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虢清伟告诉记者,这支队伍是在环境应急中诞生的。2012年春节前夕,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江河发生镉污染事件。当时,龙江拉郎水电站水质镉含量超标约80倍,而下游柳江是370多万欢度春节的柳州市民唯一的饮用水水源。

  虢清伟是当时被派去应急的联合专家组副组长,他提出的多级除镉等系统方案付诸实施后,确保了柳州市及下游饮用水水源安全。这次应急处置被各界认为“创造了奇迹”,也被誉为“中国环境应急史上最成功的一例”。

  经此一役,各级领导形成共识——一定要成立一个专门做应急研究的机构。

  经审批,2012年,华南所应急中心诞生了,它也成为国内最早开展环境风险与应急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

  2020年底,经中编办批准,华南所加挂“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牌子,这支队伍成了目前全国唯一专门从事生态环境应急研究的“国家队”。

  科学“灭火”与“防火”

  应急现场需要科学研判,在平时注重应急技术研发的同时,华南所应急中心研发出了便携式的环境应急实验箱,其中包括常用的重金属混凝药剂、有机物吸附药剂、氧化药剂、还原药剂以及常用试验耗材等。凡是前往应急现场的成员,都会随身携带。

  这样一个小小的环境应急实验箱,陪伴多位技术骨干突破常规的处理思路,度过了“尖峰时刻”。

  除了应急实验箱外,华南所应急中心还拥有各类环境应急与风险研究仪器设备500余台件,为每次应急成功“保驾护航”。

  除了“兵器”在手,还有什么能够支撑科学应急?答案是团队的协作配合。

  每次应急展开时,团队要第一时间指导现场开展溯源、处置工作,要立即“摸”出来工艺参数,要制定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要群策群力地讨论该在哪里封堵、哪里“投药”,需要有人在现场调度协调沟通,有人要反复计算药剂量。跨流域的污染事件发生时,多位成员还需要同时奔赴各地进行跨省域协作。

  不仅如此,团队后方还有一个信息化小组,在近两年内,他们已经把全国十大流域水系关系全部梳理清楚。华南所应急中心高级工程师常莎说:“一有事件发生,事件触发点在哪里,将会流进哪个水系,下游有什么敏感受体、敏感目标,是否存在饮用水水源地,水的流向是怎样的,信息化小组都会在现场支持,利用自主开发的环境应急信息化平台,立即绘制系统图,一眼便可知道重要信息在哪里。”

  在互相配合中,成员并肩战斗,打赢了一次又一次硬仗。

  可是华南所应急中心并不想只停留在“灭火”的阶段。“你现在光会救火、灭火还不行,如何来防火,对我们来说也是未来的一个重点。”虢清伟说。

  华南所应急研究室主任陈思莉介绍,事前的风险防控研究、事中的应急处置研究、事后的调查和评估研究都是华南所应急中心花很多精力在做的工作。

  “2016年还没有流域风险防控概念,当时的风险防控和评估的方法只是针对一个区域或者说是一个企业。我们团队针对这个空白,在国内率先开发了流域环境风险防控技术,2017年首次在新疆伊犁河、额尔齐斯河、额敏河等3条跨国界河流成功应用。”陈思莉说。

  除了流域风险防控外,针对应急中发现的技术薄弱问题,华南所应急中心都暗自在心中“记账”。他们率先开发的环境应急处置技术体系,已在2019年江苏响水3·21重大爆炸事故、2020年黑龙江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等200多起突发事故中获得成功应用。

  据华南所应急中心高级工程师邴永鑫介绍,近年来,他们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累计发表论文300余篇,授权专利100余项,获得软件著作权60余项,出版专著12部,编制标准30余项,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不仅如此,他们还承担了全国“环境风险与应急”等相关培训200余场,全国超两万人次参加了培训课程。

  “国家队”真正扛起了全国范围内“防火”的责任。

  “国家队”的荣光

  接通记者电话的时候,华南所应急中心的多位技术骨干还在各地一线应急。华南所应急研究室副主任黄大伟说,一年365天,团队里大部分的应急成员200多天都在出差,100多天都在应急。

  由于应急次数多、强度大,华南所应急中心养成了“铁军”作风——应急处理要随叫随到,成员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

  “熬夜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常态。”黄大伟表示,去应急现场,大家会处于一种焦急又亢奋的状态,一心想着解决问题,睡不着觉是很正常的。团队的最长纪录是在2017年处理栾川钼污染事件时,5天5夜基本没睡觉。

  “屁股都不敢挨椅子,一挨就怕睡着了,当时大家的身体已经到极限了。” 华南所应急中心高级工程师张政科说。

  “都知道应急是个苦差事,但是大家都非常珍惜每一次应急机会,点将点到谁,团队中的成员绝无二话。这也是在珍惜‘国家队’的这份荣光。” 虢清伟说。

  虢清伟告诉记者,团队成员王俊能有一次刚出差回来,晚上10点下飞机时接到电话,要赶第二天凌晨的航班去应急现场,他只在家待了两个小时。这种情况在团队中屡见不鲜。

  “我们这些男同志还好,一些女同志家里的小孩还很小,作为母亲她们确实付出得更多。但是该往前冲的时候,都不会含糊。”虢清伟说,“对我们来说,应急工作一定是第一位的,这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