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拱进城了?莫惊慌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1-11-24 18:26:12 浏览()次

  江苏南京玄武湖里,野猪在游泳;安徽宣城郎溪的202省道上,一群野猪横穿马路;而在湖北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内,也有野猪妈妈带着猪崽宝宝遛弯……今年以来,多地都出现野猪现身的新闻。野猪既出现在乡村田野,也走进城市公园。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和自然环境的改善,城市里出现野生动物的情况越来越多,如上海的貉和小灵猫,广东省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公园拍到的欧亚水獭,北京横穿马路的黄鼬等。但出现在多地并吸引更多人注意的,恐怕还属野猪。地域范围如此广,出现频率如此高,又这么“吸睛”,这背后有什么原因?面对这一新情况,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应对?

  野外种群数量的变化能衡量生态是否失衡

  致力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民间机构猫盟CFCA,近年来一直在山西省和顺县尝试缓解野猪所带来的人兽冲突。针对野猪频繁出现的情况,工作人员宋大昭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使得野生动物种群的数量开始增长。二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太够,种群变多以后就要往外扩散。”

  比如南京,近年经常有野猪出没,这座城市所在的华东地区丘陵地带,属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过去有豺狼虎豹等大型食肉动物,但现在这些大型食肉动物都变少了,野猪少了天敌,加上其繁殖能力和适应性都很强,种群数量就增长得很快。

  作为食性复杂丰富的动物,野猪很容易在野外环境中存活下来。无论是山地、草原、戈壁、湿地还是灌丛、雨林,除了极其干旱的沙漠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带,野猪可以适应自己所能到达的各种环境。

  一只雌性野猪一年能繁殖两次,一胎生4只-12只小猪。它们喜欢集群活动,一个猪群可能就有好几只处于繁殖期的母猪,这就保证了种群数量几乎不会下降,在没有天敌制约的情况下,每年种群数量可以增加150%。

  同时,野猪还是典型的食草有蹄类动物,植物占据食物的90%,嫩叶、坚果、浆果、草叶和草根都包括在内。农田里种植的玉米和土豆对于它而言,就像可口的小点心。不过它们也有不爱吃的,比如中草药。

  没有了豺狼虎豹等大型食肉动物的捕食,不挑食也不挑地的野猪就很容易变得越来越多。“这是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但其实也是对生态失衡的一种警告。”宋大昭表示,“因为在自然生态平衡的状态下,不太可能出现某一类野生动物一下子就变多的情况。”

  开展本底调查、制作应对指南、形成科学认知,一个不能少

  “冬天(农作物)给我们拱完了,苗苗升起来又给我们拱了。”四川北川一位村民日前抱怨,野猪“凶得很”。当地不得不请来捕猎队,开展应急处置。

  眼下,野猪频繁出没、毁坏庄稼地,给人一种“泛滥成灾”的印象,但这一结论科学吗?

  “实际上,野猪泛滥成灾的结论不能轻易下。”宋大昭表示,“各地应该做野猪的本底调查,搞清楚它们为什么不在山上待着而往山下跑,是不是山里吃的不够了或者栖息地不够了,这些是我们需要搞清楚的。”

  对此,一些地方有过探索。2020年,安徽黄山市林业局委托安徽师范大学相关课题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野猪种群数量及兽类资源多样性的调查。

  项目团队运用野外不同区域定点布设的红外相机抓取数据,同时使用气体分子碰撞率模型等方式,估算出黄山市野猪总数量在19961头-28509头左右,其密度为1-3只/平方公里不等。

  实际上,每平方公里能承载10只还是20只野猪,怎样才算超过了环境承载量,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因此,断言野猪泛滥成灾,显然不够科学。

  不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野猪确实对农田的庄稼造成了破坏。因此,一些地方开始进行野猪致害的综合试点防控工作。比如四川的青川、朝天、北川、通江等4县。同样,河北、山西、福建、江西、广东、陕西等6省也出台了相关文件。

  如果环境真的承载不了这么多野猪,又没有其他特别好的办法来解决,那么可以考虑捕杀。但捕杀的前提是,得知道到底有多少数量,捕杀多少是合适的,如果全部捕杀了,对于生态系统而言也是一种破坏。

  “这是一个科学的决策过程。”宋大昭表示,“我们一定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和整个生态保护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针对恢复生态平衡,政府则应该做一些长期的规划。”

  比如主动指导公众,看到野猪应该如何正确处理。首先不要害怕,其次可以打电话找相关部门求助。宋大昭以今年火遍全国的云南大象北迁为例,“很多云南人都知道,遇到了大象要躲开,不能上去围观,不能惊吓到它们,也会放一些食物,把它们引开。政府给出了非常好的市民指南,所以人们知道大象有可能伤人,也知道该怎么去应对。”

  在山西和顺,猫盟CFCA则进行了一些尝试,在解决野猪与村民的冲突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在农田周围放置警示灯或大喇叭,拉围栏、弱电网,都可以有效防御野猪对庄稼的破坏。

  野猪出现在城市里,往往会给人群造成一定程度的惊吓,甚至产生安全隐忧。

  “实际上,这还是因为我们见到的太少了,大家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跟野生动物打交道,这是典型的自然缺失症。”宋大昭表示,“任何一种动物跟其他环境因素都是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野猪也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科学的应对应以科学的认知为前提,最终还是要将落脚点放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