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十四五”时期,上海如何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民城市?日前,记者采访了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程鹏。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显,但仍任重道远
程鹏指着桌上摆放的“十三五”期间《上海环境质量公报》,如数家珍地说,这五年,上海生态环保工作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20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低值;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7.2%,主要河流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95.0%,均为历年最高……
话锋一转,程鹏又说道:“对照中央要求、上海自身发展需求和广大市民期待期盼,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与城市目标定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结构性污染矛盾依然较为突出,环境基础设施建管能力和水平仍是主要短板,环境治理机制手段亟须创新突破。”
程鹏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考察上海时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在去年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要构建和谐优美生态环境,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因而,“十四五”期间是上海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谱写美丽上海建设新篇章的关键五年,生态环保工作尤为关键、至关重要。
远景目标催人奋进,开局之年任务艰巨
“生态环境既是硬实力,又是软实力,更是城市核心竞争力,关乎城市永续发展。”程鹏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中共上海市委第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要求,“我们上海生态环保人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为人民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己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让百姓乐业乐居。”
程鹏说,上海“十四五”生态环境总体目标,是到 2025年实现“两稳定、两初步”,做到“三达、两保、三提升”。“两稳定”为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生态服务功能稳定恢复;“两初步”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初步形成,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步实现;“三达”为大气环境质量全面达标、水环境功能区基本达标、碳排放总量确保达峰;“两保”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三提升”是指受污染耕地、地块安全利用率持续提升,各类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持续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做好本年度工作,为“十四五”总体目标实现夯实好基础?程鹏表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突出战略位置,加快推进城市功能布局优化和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调整。要以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五个新城”建设为引领,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程鹏说,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长江治理修复攻坚战,确保“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确保各类整改任务如期完成;推进各区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有关整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
亟须创新开拓,完成三项紧迫任务
尽管“十三五”上海生态环保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不能止步于此、满足于此。程鹏介绍,日前举行的中共上海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要求,在新的征程中,要毫不动摇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群众,坚持不懈地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生态之城;同时,按照日前签署的《生态环境部 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人民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要求,上海要大胆创新,勇于开拓,在全国发挥表率示范作用。
对上海来说,有三项紧迫任务现在要必须全力完成:
首先是力争到2025年提前实现碳排放达峰。要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和管理机构建设,加大人员、场地和资金等各方面保障。按照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和碳中和岛的要求,系统研究崇明岛碳达峰行动方案和碳中和战略,积极开展全方位的试点示范,发挥标杆引领作用。
其次是推进长三角区域全方位生态环境协作。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长三角也是探索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管理的示范引领区和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上海将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积极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推进实施好跨界水体上下游协同治理、夏季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船舶污染治理、固废处置协作共享等45项重点协作任务,共同夯实长三角绿色发展基础。
还要加快构建超大城市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进一步强化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政策创新和能力提升,推动形成全社会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为全面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探索新路、积累经验、提供借鉴。具体而言,制度创新方面,研究修订《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推进土壤、移动源等重点领域立法,进一步扩大实施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的区域范围,开展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试点,推行企事业单位环境信用评价、企业环境信息强制披露等制度。平台搭建方面,推动全市生态环境领域创新型平台建设,建立企事业单位环保服务平台、环保社会组织交流平台,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环境治理。模式创新方面,针对区、街镇、园区和企业、楼宇、社区、村居等不同对象,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示范创建。能力提升方面,推进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体系建设,完善大气、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网建设。将严格执法和主动服务相结合,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非现场监管、在线监控等手段,不断提升执法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