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促使人们反思之前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也重点关注了这方面的内容。
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关于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培养健康公共卫生习惯的提案》;全国人大代表龚定荣建议从全国层面立法,让垃圾分类成为全民法定义务;全国政协委员王济光建议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垃圾分类标准;全国人大代表沈满洪建议加快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扩大保护范围、实施分类保护、加大惩处力度等。
猎奇饮食、浪费食物、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已经成为一个老问题。经此一“疫”,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公共卫生习惯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勤洗手、戴口罩、依次排队、保持间距、饮食分餐、禁食野生动物等逐渐成为全民共识。疫情终将结束,但这种重视和共识应当持续下去。
其实,公众对于何为文明行为、何为健康习惯,基本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一直存在。推动公众将理念、认知转化为行动,进而持续下去成为习惯,既需要持续不断的宣传,也需要法治的刚性约束。
今年5月,北京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相信不少人对去年上海开始垃圾分类的场景还记忆犹新,当时不少人为“小龙虾壳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争得面红耳赤。当垃圾分类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答题”时,人们拿出了复习考试的劲头进行钻研。最终,垃圾分类从标语口号,变成法律之下的全社会集体行动。数据显示,《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后,分类率迅速攀升至70%-80%。
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为全面禁食野生动物,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也给规模庞大的贩卖养殖产业按下了停止键。
包括北京在内,不少城市都已经出台或正在制定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用法治力量革除陋习,塑造文明新风尚。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将培育文明生活方式纳入法治轨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不文明陋习明确具体惩戒标准,并通过严格执法,切实解决“法不责众”的问题,从而将文明行为内化为个人自觉,固化为社会风尚。
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最终要落实在公众的生活细节中。告别长期养成的习惯,确实不容易,但只有每个人都迈出这一步,才能最终取得全社会的进步。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出门购物带上购物袋,出差自己带上洗漱用品,咳嗽和打喷嚏时掩口鼻……每一个细节的改变,都让我们距离健康文明更近一步。
记得多年前北京开始提倡排队上下车时,一位外地朋友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你们现在真的会排队等公交车吗?能坚持多久?”相信当时有这样疑问的人不在少数,但事实证明,现在自觉排队已经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随意插队、抢上抢下反而成为另类。我们相信,只要共同努力,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也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