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龙:海边的现代愚公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9-10-28 20:00:19 浏览()次

 

  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法专业的刘永龙,是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的创始人,今年45岁就已经头发花白,可他常自称是“捡垃圾的”。

  1992年,来自宁夏的刘永龙直到上大学后才第一次见到大海,但他却发现那里的海水竟然比黄河水还黄。工作之后,他参与了很多志愿活动,2007年,他创立了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一家专门清理海洋垃圾的中国环保组织。

  海洋愚公 不捡完垃圾不罢休

  截至2019年9月,仁渡海洋仅在上海就组织了275场净滩行动,招募了1.3万多人次志愿者参与,清理海滩垃圾34.3吨。

  “很多人都说我傻,海滩上的垃圾是捡不完的。但面对那么多的垃圾,我们能做什么?真能阻止铺天盖地的一次性塑料应用吗?真能减少漫山遍野的塑料包装吗?”刘永龙说,“也许,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垃圾入海前,把他们捡起来处理掉。垃圾一旦入海,就再也捡不起来了。”

  面对困难和质疑,刘永龙坚信自己的信念:“仅仅捡垃圾就已经非常有用了。其实,只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发动社会力量,每个人都把身边的垃圾捡起来,垃圾一定能捡得完!”

  布局监测 守护海岸线

  自打开始做海洋垃圾清理,刘永龙就有意收集海洋垃圾的相关数据。他还发现,2012年全国做海洋垃圾议题的机构仅有五六家。这让刘永龙有些惊讶:“我就觉得这个领域被忽视了。”当年他去参加国际交流,看到日本和韩国都展示了海洋垃圾漂移的路线图,而中国没有。这次经历更加坚定他做海洋垃圾监测的决心。

  但真正投入到海洋监测,刘永龙发现,这不仅专业门槛高,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于是他主动到国家海洋局取经,带领志愿者到海边做数据记录。

  渡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仁渡海洋协同全国30多家环保机构,在我国沿海地区展开海滩垃圾监测。通过设置监测断面、定期定点采样的方法,收集海滩垃圾的类型、数量和质量数据,并进行汇总分析,发布海滩垃圾报告。

  刘永龙介绍,截至目前,他们已在全国36座沿海城市建立了58个海滩垃圾监测及清理点。

  关照后代是一种责任

  “我们这一代人能不能留给子孙后代一个金沙滩、银沙滩?这是每一个人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我们即使不是垃圾的产生者,也可能是垃圾的受害者。”这是常常萦绕在老刘心里的一句话,也直接影响了他的处世观。

  多年来,刘永龙身体力行,尽量过“零废弃”生活。手帕、环保袋、餐盒、杯子、筷子,是他现在出门必带的五大件。他在各种演讲、采访中经常提到:“确保自己的垃圾,全部扔进了垃圾桶;看到垃圾,不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节制消费,减少垃圾的制造。”

  “参与环保,很多时候是件自找麻烦、关照后代的事。”不过刘永龙也坚信,人心终向善,未来会有更多人愿意和他站在一起,共同参与海洋环保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