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灰尘经车辆碾压后,颗粒更加微小,肉眼难以察觉,导致各地对道路扬尘的重视程度和治理力度不足,即便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然浮于表面,深入性和实效性不够。
当前各地都高度重视扬尘治理,尤其是房建、园林绿化等建设工地,其作业时腾起的团雾状扬尘肉眼极易发现,因此防治力度持续加大,治理措施也相对完备。但路面灰尘经车辆碾压后,颗粒更加微小,肉眼难以察觉,导致各地对道路扬尘的重视程度和治理力度不足,即便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然浮于表面,深入性和实效性不够。
笔者调查发现,目前道路扬尘治理普遍存在三大陋习:
渣土车辆轮胎冲洗了,但车身泥巴尚未彻底洗掉。
渣土运输车沿路掉落抛撒是道路扬尘主要来源之一。渣土运输车出场时,通常都能将轮胎冲洗干净,但车身黏附泥巴现象依然较多,而且少数渣土运输车辆受利益驱使,超高运输,多拉快跑。车辆行驶途中,路面颠簸,会让黏在车身和超出栏板的渣土撒落在路面,后经车辆碾压,形成扬尘。此外,渣土运输车在卸土堆场出场时,忽视车辆冲洗环节,轮胎带灰上路。而且空车返程时,篷布往往保持开放状态,车厢内残存的渣土受到颠簸和风吹也会扬起灰尘。
道路施工往往存在喷淋配备不到位、裸土未覆盖等现象。
尤其在半幅道路施工时,渣土随意堆放,如果对未施工的半幅道路清理保洁不及时不彻底,难免造成车辆在通行过程中掀起大量扬尘。有的地方对道路局部坑洼实施修补作业时,为方便省事,切割路面大多未配备喷水降尘设施,不仅造成施工现场扬尘四起,还会在路面残留大量尘土。
机扫的过程有时候也会成为制造扬尘的过程。
目前城市机扫率普遍较高,但由于规范化管理不够,很多地方未采取边洒水边清扫的作业方式。有关职能部门在对道路保洁情况检查考核时,通常仅以路面垃圾多少来衡量,对道路积尘关注较少,也导致部分道路看起来干净,实则扬尘污染严重。有些地区虽然采取了防尘措施,如道路洒水、配备雾炮等,但仅短时间内有效,道路中间隔离带的积尘没有冲刷掉,路面干燥后仍会产生扬尘。
当前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路网四通八达,造成的道路扬尘污染自然也就面广量大。因此,道路扬尘污染不容小觑,迫切需要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
一要从严加强渣土运输车辆管理,确保整车干净。渣土运输车辆管理涉及市容市政、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多个部门,要推动建立健全联防联控、信息共享等协作机制,进一步细化管理标准,不仅要明确渣土运输车辆建设工地出场时的要求,如拒绝带泥上路、超高运输、未密闭运输等,还要完善从卸土堆场返程时的车身冲洗、篷布覆盖等具体要求,避免“仅重视满车而忽视空车”的现象。无论去程还是返程,都要做到轮胎和车身洁净、篷布始终处于密闭覆盖状态,严防渣土沿路抛撒掉落。
二要落实道路施工防尘措施,严防沿线“一路风尘”。要结合道路施工特点,因地制宜完善扬尘治理措施。建议施工单位配置移动式喷淋设施,哪段路面实施作业就用在哪里,增强防尘抑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渣土堆放贮存管理,施工围挡底部须封闭,防止渣土被雨水冲刷外溢至未施工区域,进而被车辆碾压卷起扬尘。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强道路日常保养维护和排查检查,路面一旦出现破损情况,及时采取修补措施,修补过程要采取湿法绿色作业,尤其在电割路面时,务必配合做好喷水降尘。作业完成后,还要对施工路面彻底清理保洁,不能一走了之,留下积尘飞扬的烂摊子。
三要严管道路日常机扫保洁。城市道路保洁不能仅以垃圾残留多少为衡量标准,还要实地查看路面积尘情况,尤其对于机动车通行量较大的主干道,要把路面积尘情况作为监督考核的主要标准之一。规范道路日常机扫作业,尽量采取喷水机扫,不能为了图省事、降成本,在尘土多且相对干燥的路段开展无喷水的机扫作业。要通过精细化保洁作业,全面压减道路扬尘产生量。(叱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