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城市:陕西首次进行大规模碳排放核查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6-06-23 14:02:52 浏览()次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阶段将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 资料图片

  ■编者按

  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提升碳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全国碳交易市场将于2017年正式启动,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系列复杂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完成。

  然而,碳交易在不少地方还是新鲜事物。2013年以来,我国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重庆等7个地区开展了碳交易试点工作,为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积累了经验。但是,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都有差别,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吸收试点经验还需要各个地方认真研究。

  ◆李涛 程靖峰

  “时间非常紧张。”西科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斌这样描述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状态。作为陕西省选定的第三方碳核查机构,西科节能的24名核查员正密集前往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取经”。

  为确保2017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国家发改委在今年1月下发《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6月30日前上交纳入企业经核查的排放报告。现在,陕西省17家第三方碳核查机构正在陕西省发改委的组织下,对160余家重点企(事)业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进行摸底,这是陕西省首次进行大规模碳排放核查。

  多家第三方核查机构表示,要按时完成核查任务,现有的核查机构和核查员数量略显紧张,碳核查能力建设迫在眉睫。

  第三方核查确保数据可信度

  碳交易市场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这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性工作。

  陕西金控迈科碳资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丽勤表示,碳排放权交易与其他交易不同,碳排放权“资产”产生的前提是人为对碳排放总量进行设定和对排放实体的有效监测。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通过一定的认证制度,对企业的实际排放量进行有效的监测与核查,确保核查数据的可信度。

  在此次碳排放摸底工作中,陕西省17家核查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全省碳排放数据进行核定和监测。多位机构负责人认为,第三方机构的参与是互惠双赢的,既可以降低政府对减排行动的监管成本,提高政府对碳排放监管工作的效率,也可以彰显政府对碳排放监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我国碳交易试点采取的方式是政府分配给企业指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如果配额不够需要花钱购买,有结余的话可以卖出。”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把碳排放数据的核查工作让企业单独来做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企业倾向于把数据放大,借此获得更多配额。

  第三方核查机构将核查数据报告和建议提供给主管部门,从而为履约时企业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提供数据支撑,还能为主管部门的配额发放提供参考数据。

  碳能力建设迫在眉睫

  “按照我们的经验,完成一份合格的能源审计报告至少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陕西省是第一次做大规模的碳核查,时间很紧张。”西科节能高级能源审计师周祖全说,陕西省发改委要求各核查机构在5月底完成核查,6月份将统计数据上交国家发改委,实际的核查时间只有一个月。

  如何加强碳能力建设,是摆在监管者、企业和核查机构面前的共同问题。只有让碳交易市场的各类参与主体提前熟悉碳市场政策法规,熟练操作报送、登记和交易系统,具备完成减排义务、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能力,才能赢得市场先机。

  今年3月,陕西省发改委举办陕西省碳交易基础能力建设培训班,各地市节能中心负责人和17家第三方碳核查机构的核查员近300人参加了培训。这次培训的重点就是介绍陕西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准备工作的重点任务,以及碳核查的技术标准和操作流程,为即将铺开的碳核查工作做准备。

  “碳核查是一个对专业能力要求高的新兴行业,必须由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陕西大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建尧认为,如果碳核查机构能力缺失,极易出现核查数据失真,导致市场公信力丧失,给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带来风险。

  碳交易将影响产业转型

  作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省区之一,今年5月,陕西省发改委对全省2015年各市(区)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对各地市“十二五”低碳试点工作进行总体评估。

  业内专家认为,陕西早期进行低碳试点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目标倒逼机制,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为加入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打下基础。

  在江建尧看来,陕西是一个能源化工大省,也是低碳技术强省,碳交易市场建设会深刻地影响陕西省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向,只有监管部门、企业和第三方核查机构加强协作,打好基础,未来才能在碳交易市场上抢占先机,拥有更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