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媛媛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极大提高。过上好日子后,公众对良好环境的期待,前所未有;公众对恶意排污行为的憎恨,前所未有;公众对切实措施的渴望,前所未有。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福祉、民族未来,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我们希望政府部门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为人民谋福祉;我们希望企业切实履行环境社会责任,节能减排,担负起绿色发展的重任。
今天的我们,如此珍视环境权益。但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每一个人,不管在政府部门、企业供职,还是作为一个工作之外的消费者、居民,是否像要求于他人的那样,或多或少地要求过自己?
采取切实行动,尽快改善环境质量,履行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们需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成为绿色生活方式的倡导者、践行者和分享者,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遗憾地发现,较之于观念改造,一些环保倡议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暂时还难以转化为自觉行动。
我们习惯于吐槽雾霾、宣泄不满、指责他人,但有几个人能在生活中自觉少抽一支烟、少开一天车、少用一点空调?又或者,虽然大家会在“光盘”这样的小事上践行“绿色”,为什么又对秸秆焚烧、烧烤油烟和工地扬尘等司空见惯的污染浑浑噩噩、麻木不仁?
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多数人没做好或者没做到,不是因为不想做,而是对污染缺乏清醒的认知。所谓“知行合一”,知道的不够“深”、不够“透”,不是内心深处彻底完全的认同,又怎能唤起自觉自愿的行动?
我们不仅要理直气壮、一针见血地指出环境问题,当仁不让地提出环境建议,还要时刻检视自己,看看自己做得如何,距离想的、说的、要求别人的,究竟还有多大差距。
行胜于言,行胜于思,行的本意绝非仅限于责怪他人,而贵在身体力行。
一个家用小烤炉烧烤羊肉串5分钟测出的PM2.5浓度已经超过严重污染界限的5倍之多,属严重“爆表”;处于怠速状态的汽车在一分钟内排放的一氧化碳浓度接近正常行驶时的两倍;在21立方米的室内吸两支香烟,PM2.5的浓度就从零上升到超过严重污染界限……相信在公众清楚了解这些污染的危害后,都能自觉检视自己的行为,淘汰黄标车、禁止露天烧烤、公共场所禁烟都将不再是难事。
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命运。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表面前,在践行绿色生活的路线图面前,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没有人可以袖手旁观。“6·5”环境日提醒所有民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应该“知行合一”。
保护环境,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参与——政府、企业、公众,缺一不可。只有各参与主体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实在在地行动起来,才有可能加速环境质量改善进程,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蓝色星球。
我们都做过什么?
从喊口号升级为打电话,目光由家门口投向公共空间
公众正逐渐成为环境保护的一支重要力量。
年初,随着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施行,被誉为“环保界110”的12369环保举报热线接听量大幅增长,公众投诉环境污染问题的热情,让很多地方环保工作人员忙翻了天。
从“喊口号”升级为“打电话”,公众关注环境问题的目光由“家门口”投向公共空间,市民不满足于自扫“门前雪”,而是变身24小时监视的“环保卫士”。
过去到处跑的黄标车、趁夜偷排废水的企业,如今被犀利的群众眼睛一一“揪出”;过去政府劳心劳神举办环境宣传活动却无人问津,现在志愿者主动帮忙现场热烈程度爆了棚;过去只听干吆喝的环保倡议,现在逐步有了一些自发行动,绿色出行、低碳生活、节水节电,大有星火燎原之势;过去挨家挨户征求意见,现在有了很多即时通讯工具,只需搭建平台,各方声音自然汇聚而来……
民智开化,水到渠成。严峻的环境现实,使得每一个身处地球村的人都无法逃遁,必须勇敢面对,采取行动。
公民素质的提高,环保知识的普及,公民意识的觉醒,政府开宗明义的态度,让公众迸发出强烈表达自我的意愿,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逐渐升温。
以往,我们听过很多受到环境污染伤害的人表达抗议和不满的故事,近年来,我们看到了更多全新的公民推动环境议题的案例。
随手拍污染、记录“一目了然”视觉日记、守护候鸟迁徙通道、蔚蓝地图App……这些行动各具特色,而他们共同的特点,不再是“迫不得已”和单纯的“我反对”,他们有诉求、有对话、有尝试、有努力,也有妥协。
除了参与方式发生很多变化,公民的环保自发行动主体正在从一部分社会弱势群体,扩大到更具公共话语权和影响力的社会阶层中。
这种全新的公众参与环保形式更加容易被政府、企业等环境管理和治理实施者接受,让问题在社会层面有被讨论的机会,让公共利益能够在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社会氛围中得到实现。
我们仍缺些什么?
强调个体权利,但对应履行的义务重视不够
垃圾去哪里了?被清洁工运走了。
垃圾分类了没有?没有,能回收的拾荒者会去捡。
政府和社会组织提倡垃圾分类多年,但“等、靠、要”的思想让很多居民未能形成分类倾倒的常识和意识。
是政府投入不足导致垃圾分类不到位吗?政府和民间环保组织在社区大规模推广的垃圾分类行动,为何难以长久坚持?
面对环境危机,很多人很难做到自我反省,更习惯于一股脑地将责任推给政府和企业。
垃圾不是政府产生的,是我们自己产生的,我们必须担当分类的责任。政府和企业在污染治理中责无旁贷,普通公民的个体责任也无可推卸。
除了通过政府和执法部门自上而下的手段之外,广泛而有效的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同样是治理环境污染,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环境保护日趋重要的当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调动公众的力量。
但是,环境保护要真正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依然任重道远。公民环境意识觉醒后,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未能及时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知行远远不能合一。
当有损公共利益的问题出现后,习惯于等待他人指出、解决,自己不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与责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搭便车”思想。
有些地方举办听证会、开放日活动时,很少甚至未收到市民报名。于是,专业听证户应运而生。这些备用志愿者很多是退休人员,环保知识水平有限,骨子里要求自己与上级保持一致,平衡公私利益时,不自觉地僭越了公众代表这一身份,出现一致同意的结果就不足为怪了。
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形势,人们从来不缺参与热情,但缺少必要的责任与担当。
人们应全面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境理念,主动行使环境法律法规赋予公众的权利,积极参与环境管理、决策等各项事务,监督环境管理职能部门的环境执法、排污单位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情况;自觉履行环保义务,选择低碳、绿色生活方式,避免、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
我们要改变什么?
摆脱“政府依赖症”,用实际行动把小我和大我联系起来
当今,环保俨然成为一种时尚。有人用可长期使用的帆布包买菜,有人骑自行车出行,还有人成为热心的环保志愿者。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另外一些人,他们开着长明灯,用着长流水,驾着大排量的豪华车,喝的都是瓶装水,喝完水的瓶子随手丢弃。
沙尘暴来了,人们叫苦不迭,殊不知沙化与市场对牛羊肉巨大需求有关;雾霾袭城,人们抱怨治污不力,殊不知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空气污染亦有贡献;缺少洁净的饮用水,人们表达愤怒,殊不知这是过度消耗水资源和超总量排污的后果……
人们责任意识薄弱,有时甚至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环保涉及国家利益和公民健康,责任意识强的公民自然会主动关心,责任意识不强的公民则把个人的“小我”与国家、社会这个“大我”截然分开,乃至于为了图个人方便制造污染。
环境保护到底是谁的责任?有人认为,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应该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公民个人对环境的影响有限,不该也不能把环保的重任扛上肩。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少,有些人一边指责企业不环保、政府不负责,一边却做着与环保相悖的事情。
长期以来,政府大包大揽,公众参与不足,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群众主动维权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让公众有很强的“政府依赖症”。公共事务主要由政府决定,公众除简单反对外,参与意愿、参与能力严重不足。
用愤怒和抱怨面对公共事件已成民众的惯常思维,大家满足于道德批判,勇于做“键盘侠”,但做得却远远不够。是时候唤醒公民的责任意识了,鼓励大家开展更具建设性的行动,合力驱策政府、企业和自己奋勇前行,才是正途。
令人欣喜的是,政府已意识到类似的问题,转变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拓宽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范围,将部分社会责任外包,通过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扶持民间公益组织发展,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彻底改变过去官要管、民不得不做的被动心理。
我们应再做些什么?
围观解决不了问题,进步离不开你我他
垃圾焚烧之争,曾引发公众对垃圾处理方式的思考。
遗憾的是,除了拒绝将污染治理设施建在自家“后院”外,更多时候,公众对环境事件更习惯于做围观者,而非参与者,缺少建设性的行动。
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有没有切实可行的出路?
对政府来说,要鼓励人们积极投身于环保公众参与,必须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全面公开污染源信息,将污染源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倒逼主管部门严格执法,污染企业积极作为。同时,为人们的环境私益和公益诉讼提供法律支援,让人们没有后顾之忧地为环境利益打官司。
新环保法对公众参与做出规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拓展了公众参与环保的渠道。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如听证制度的完善、信息公开的全面推进等。只有这些合法渠道进一步完善,高涨的公众参与热情才能得到合理的引导,公众的诉求才能得以解决,也才更有利于解决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
民间公益组织也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吸引更多人加入进来:
自发了解环境真相的各种“学习兴趣小组”大量诞生,他们不厌其烦地去搜集各环保部门处罚过的企业信息,并将其汇总到电子污染地图上,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促进企业整改。
更有人一次次去申请环境信息公开,甚至寻求法律途径,去督促那些怠于作为的部门和企业履行职责……
下一步,民间公益组织需要利用互联网思维,思考互联网+给我们的绿色生活带来什么?了解环境信息需求,思考如何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重新审视民间环保组织定位。
在日新月异、充满变革的时代,公众承担多少责任,既取决于每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又取决于每一个人的踏实行动,更取决于对具体事件的实质性、建设性推动。不可否认,只要行动起来,你就会展示你正面的力量、发挥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