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产业:没了补贴日子难过?(图文)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5-05-26 22:16:27 浏览()次

    中国生物能网近日上线运行,网站体现“互联网+生物能”理念,搭建了原料物联网收运平台、生产过程管控平台、政府产业监管平台、专家远程诊断平台、产品追溯平台和产业链O2O 交易平台等。   

    ●70%的生物质能企业年产量低于一万吨,70%的产品在本省销售。这些企业平均利润率只有18%~21%,50%~60%的炉具企业都得到过补贴,补贴占到营业额收入的70%左右

  ●目前,大多生物质炉灶和燃料企业经营决策是基于补贴政策,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的。他们往往根据不定期的政府采购订单来制定生产计划,而不是通过走近消费者、进行市场调研和科学分析来实现规模经营。虽然补贴确实帮助农村家庭购买节能炉具,但同时也抑制了行业整体的规模发展和稳定

  ◆本报记者张杰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有着发展生物质能的先天条件,而能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也对生物质产业产生巨大需求。近年来,生物质能源在我国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不少专家在调研中发现,我国大多数生物质能企业主要依赖政府扶持发展。在财政部暂停补贴后,一部分企业陷入发展困境。

  生物质能行业如何实现良性发展?在发展中存在哪些困难?如何破解?下一步政府相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政策?相关政府官员、专家和企业代表在近日召开的2015节能环保炉具(锅炉)及生物质成型燃料行业发展论坛上展开了深入研讨。

  暂停补贴对企业影响有多大?

  补贴取消,可能很多企业经营会存在困难;同时,原料分散、多样,收集、运输、贮存难度大,潜在的产品质量风险较高

  为推进生物质成型燃料发展,2008年,财政部印发《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办法》实施之后,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产量由2007年的不到100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550万吨,秸秆能源化利用行业标准相继出台,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带动成型燃料相关产业链新增产值120亿元以上,促进了秸秆能源化利用产业的发展。

  然而,由于生物质小规模企业过多,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利用假发票、做假账以及虚假销售等手段骗取国家财政补助资金的行为,从2013年开始,财政部暂停了秸秆能源化利用补贴政策,暂停期限不明。

  暂停补贴对企业影响有多大?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生态农业处处长王飞介绍说,经调研发现,生物质能企业大多数规模比较小,70%的生物质能企业年产量低于一万吨,70%的产品在本省销售。这些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18%~21%,50%~60%的节能炉具企业都得到过补贴,补贴占到营业额收入的70%左右。如果政府补贴的项目取消之后,可能很多的企业经营会存在困难。

  另外,在整个成型燃料的产业链中,“收贮运”环节存在很多问题。有企业代表表示,我国的农林生物质原料分散、多样、收获期短,收集、运输、贮存难度大,大场地难找,防雨、防火、防霉变要求高,还存在电力、运输半径等问题。大规模生产还需要考虑配套打捆机、粉碎机、烘干机和一定数量的人工劳动力等,投入大、收益小、回报周期长。

  王飞表示,当前生物质燃料和节能炉具行业门槛较低,研发投入不够,潜在的产品质量风险较高,本行业面临很大挑战。在调研中还发现,产品多采用政府采购销售,市场起的作用有限。

  补贴还应继续吗?

  产业补贴政策是培育市场化机制的开始,但不能一味依赖,企业要创新经营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制定营销策略

  关于财政部暂停补贴,与会专家们也有不同看法。河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张百良认为,不能因为一小部分企业造假,财政部就暂停补贴。“建议加大执法力度,打击造假,财政部重新恢复补贴政策,培育生物质行业”。

  对此,王飞则表示,生物质炉具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产业补贴政策是培育市场化机制的开始,但不能一味依赖。他们调研发现,目前大多生物质炉灶和燃料企业经营决策是基于补贴政策做出的,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他们往往根据不定期的政府采购订单来制定生产计划,而不是通过走近消费者、进行市场调研和科学分析来实现规模经营。虽然补贴确实帮助农村家庭购买节能炉具,但同时也抑制了行业整体的规模发展和稳定 。

  王飞建议,生物质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多种方式扩大市场,同时,还要提高研发力度,改进燃料加工工艺。企业自身要提高产品标准,把控产品质量,对消费群体进行分析,基于市场需求及用户购买意愿,制定营销策略。

  “在调研中发现,30%的生物质和节能炉具企业采用互联网销售产品,这就是好现象。”他说。

  同时,王飞在会上透露,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与全球清洁联盟合作,2015年将在我国7个城市开展推广生物质燃料和节能炉具试点村建设,每个试点100户,一共1000户。

  “初步设想,在试点不采取政府一贯采用的补贴炉子的方式。更多采用市场化手段,第一以燃料带动炉灶,发展清洁燃料带动炉灶生产销售。第二把碳交易增加进来。最后是通过能效标识吸引老百姓选择项目推广的炉具产品。对于有困难的农户,可以发放小额信贷。”他说。

  政策应从哪方面下手?

  选择京津冀大气污染重点区域,启动秸秆化试点,拟出台秸秆初加工用电享受农业用电、秸秆运输费减免、信贷扶持等政策措施

  据农业部规划设计院能源研究所所长赵立欣介绍,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关于开展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指出 ,将在国内建设120个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

  赵立欣解释说,这些示范项目采用生物质成型燃料,在村镇机关、医院、中小学等建立区域供热工程,解决采暖用能,替代燃煤。也可用于家庭炊事、取暖。

  赵立欣说,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近期出台的《2015年农村沼气工程转型升级工作方案》指出,在适宜地区支持建设一批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年可新增沼气生产能力4.87亿立方米,年处理150万吨农作物秸秆或800万吨畜禽鲜粪等农业有机废弃物。

  据了解,河北省在世界银行的贷款项目获得批复,拟建设沼气工程6处,年产沼气4200.47万立方米,年消耗青贮秸秆22.17万吨,处理畜禽粪便24.16万吨,尿液和冲洗水36.63万吨,项目投资估算9.23亿元,其中利用世界银行贷款4.36亿元。

  关于秸秆等生物质的收集,张百良建议,建立“分布式生产网络”,以村或镇为单位,与农机行业联合建立产业服务中心,“收割—粉碎—收集—储存—成型—消费”一体化。中心对农户实行物业管理, 经营方式灵活多样。

  张百良举例说,河北天太公司建立了50个秸秆收购基地,政府出资金帮助收集秸秆,充分考虑农民利益,效果较好。内蒙古也在建立秸秆收集基地,这都是“分布式生产网络”。

  而据农业部科教司生态能源建设处副处长强少杰透露,2015年农业部也将选择京津冀大气污染重点区域,启动秸秆化试点,从秸秆收集、存储等环节进行整体推进,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他表示,农业部拟与有关部门研究出台秸秆初加工用电享受农业用电、收储运纳入农机管理、秸秆运输费减免、扩大税收优惠范围、信贷扶持等政策措施,并研究设立秸秆综合利用专项资金。

  同时,还将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研究秸秆利用产业链,培育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会上,还有专家建议,加快制定生物质相关标准和政策,严格市场准入,行业还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以技术引领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