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核2015”信息化体系建设 坐镇中枢 决策千里(图文)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5-05-18 10:56:34 浏览()次

通过信号综合调度视频管理平台,各地的实时情况可以传输给三地的指挥大厅和12个核应急响应专业组指挥分中心,实现省、市县、核电厂应急响应协同指挥和综合调度   

    本报见习记者王尔东 记者孙秀英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昌江撤离点现场情况……”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昌江临时安置点的现场情况……”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儋州应急隐蔽点的现场情况……”

  这是记者在海南“海核——2015”首次核应急联合演习现场看到的一幕。通过信号综合调度视频管理平台,将位于昌江、儋州的撤离点、处置点、安置点、隐蔽点的实时情况传输给海口、儋州、昌江的指挥大厅和12个核应急响应专业组指挥分中心,利用分布在全省的19块大屏幕的画面,就可以看到远在百里之外的处置情况,实现省、市县、核电厂应急响应协同指挥和综合调度。

  记者了解到,此次核应急演习之所以取得优异表现,要归功于海南省核应急指挥信息化体系的建设。

  统一调度

  建设模式集中化 实现资源一体化

  4月26日,参加核应急演习的1500多人在3个小时内模拟核电厂出现事故,按照应急响应程序,实施场外Ⅳ、Ⅲ、Ⅱ、Ⅰ级应急响应,圆满完成了培训人员、熟悉程序、密切协同、高效指挥的演习目标。

  演习结束后,国家核应急办司长姚斌评价说,此次核应急演习在综合指挥和协同调度方面为全国树立了一个典范。

  作为整个核应急指挥信息化的设计方,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信息中心工程师符史峰介绍说,海南在2012年启动了《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应急指挥监管平台项目》,这一项目以大集中式的建设、应用、监管和维护,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昌江核电站的顺利运营提供了保障。

  整个项目以“一张网、一张图、一个数据中心、一个电子政务平台”为基础,架构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应急指挥系统、生态环境质量监管系统和国土资源监管系统,通过构建完备的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监管和应急体系,满足海南国土环境资源监管和核事故、环境事故、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需求,实现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一体化、精细化管理。

  这个“一体化、精细化”的管理项目优势何在?

  据了解,这意味着今后一旦发生核应急事故,海南的国土、生态、核应急等多部门会紧密协调、协同作战,杜绝“各自为政”;通过提升多个职能部门的核应急能力建设和管理水平,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事故研判,有效促进各职能部门专业性分工合作衔接。

  “项目一期工程完成核应急指挥支撑体系、核应急指挥系统、辐射源管理和辐射事故应急系统、综合应急装备能力建设。”符史峰介绍说。

  运筹帷幄

  指挥平台精益求精 满足核应急综合需求

  作为海南整个核应急指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省核与辐射应急指挥平台担负着整合海南所有核与辐射应急数据的任务。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信息中心主任马利说,整体演习参照通过现代军队演习模式,通过现代化网络通讯手段和信息平台,36个省级厅局和24个市县局系统指挥,可以将指令下达到前线单兵。

  演习前夕,在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信息中心后台支撑保障组负责人陈宗柏的操作下,记者得以一窥核与辐射应急指挥平台全貌。只见整个操作界面简洁而有序,各类数据一应俱全。

  陈宗柏告诉记者:“在指挥平台上,可以查询到监测评价、气象数据、医疗救援信息、道路交通信息、专家研判信息、往来文件等关于核与辐射的各类资料。”

  指挥系统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将核电站、国家核应急中心、海南省辐射站监测数据、海南省气象数据、海南省海洋监测数据等各个单位、部门、专业组的信息进行汇总、收集、整理后,上传到信息门户分系统,呈现在海南核应急各单位的电脑前,可以满足海南核安全管理、辐射管理、以及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应对的综合需求。

  这个平台有多重要?

  海南省国土环境信息中心技术员袁野平做了这样一个假设:假若真的发生突发事故,专家们只需要点击系统中的相关选项,就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数据,进而迅速做出一个初步的应急预案。

  在争分夺秒的核应急事故处置过程中,快速有效的分析将为后续的处置工作争取更多时间,所起到的连锁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天地一体

  移动通讯车守住前线 扩大信息采集范围

  为更好地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核事故,海南省专门购置一台应急通信指挥车,作为核应急移动指挥平台。这也是应急指挥通信子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了两个固定式卫星站和一个短波电台。两个固定站分别位于昌江市和海口市,配置和功能完全对等、互为备份。

  由于通信指挥车在实际使用中所处的特殊环境情况,相关部门还专门开发设计了滤毒通风及监测装置。这一装置将对车外环境进行化学毒剂检测并可以进行报警。

  站在应急通讯指挥车前,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潘俊光告诉记者,利用车内仪器,可以全方向的采集通信指挥车现场的气象信息,经过信息处理系统完成声音、视频图像信息、计算机信息的处理,为领导及指挥人员提供最全面的数据信息。

  记者了解到,应急指挥车通过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能把接收到图像传输到显示屏上,及时跟踪现场的情况。为保证通信链路的通畅,信息中心还做了多种通信系统链路的备份,通过短波电台,保证语音通信的进行;通过3G网络,可以保证数据的通信;此外还配备了野战光缆,最大限度地保障数据、语音和图像的顺利传输。

  不仅是移动指挥车,潘俊光还介绍说,无人直升机、固定翼无人机和全自动水质采样无人船的加入,更是扩大了信息采集的范围,弥补了局限。无人机、无人船可进入单兵设备所不能进入和到达的区域,为收集信息、掌握场内动态提供更多、更准确的素材。

  迅速反应

  信息发布畅通快捷 及时向公众传递真实信息

  防口甚于防川,核应急事故处置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在第一时间准确发布真实信息,避免谣言在社会上扩散。在当下网络环境发达、信息传播发酵极快的背景下,迅速而有效地发布事故信息,就成为斩断谣言祸首的利器。

  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厅长邓小刚在海南核应急联合演习总结会上指出,核事故和其他应急事故一样,无非就是要做到公开、透明、客观、及时。只有第一时间及时、快速、客观、公正的把信息传达给公众,才能有效地制止谣言的产生和扩散。

  记者也了解到,核与辐射应急指挥平台将核电厂、道路交通系统、电视台、公众信息专业组等各成员单位相连接,实现数据的共享。一旦发生事故,指挥平台可在第一时间发布事故信息,并通过架设在核电厂内的摄像头获取现场的情况,而后结合公众信息专业组的舆情反馈和道路交通系统的路面反馈,决定下一步的舆论引导工作。

  据悉,下一步海南省核应急办还将研究平台权限开放问题,将平台的一部分权限向有资质的媒体进行开放,多方协作共同做好应急事故的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

  安全“海核”,从这里出发,从现在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