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海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2023年第二批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此前已启动进驻工作。就在国庆前夕,进驻的督察组公开曝光了三亚市和白沙黎族自治县两起生态环境问题典型案例。“矿山整治修复滞后、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低下”,这“熟悉”的字眼走入人们的视野。
白天看现场晚上查资料,两宗典型案例“现身”
2023年第二批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驻工作于9月13日启动。来自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的信息显示,本批次共两个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当天,海南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已进驻三亚市,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白沙黎族自治县开展督察工作。
此次督察明确,将重点关注贯彻落实海南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情况;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和省百日大督察整改落实情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推进情况,以及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办理情况等。
聚焦重点难点,深入企业一线。9月17日起,第三督察组分小组对三亚市各区开展下沉督察。组长率队前往西岛、三亚市垃圾填埋场、水源池饮用水水源地水库大坝、月川棚改区、牛坡岭南新农场矿山等地,就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水源地保护工作、工地扬尘治理、矿山修复治理、生态破坏等情况进行现场调研督导,推动督察问题整改。
截至9月23日,海南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已向三亚市调阅资料共13批446份,下沉核查点位251个,覆盖三亚市吉阳区、海棠区、天涯区和崖州区。
在白沙黎族自治县,海南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同样由组长带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暗访白沙浦棉橡胶加工厂、白沙木棉砖厂、英歌采石场等地;前往白准村、红岭村、阜龙乡污水处理厂等地,就重点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实地督察调研,并与相关职能部门、当地乡镇干部交谈,实地了解情况。
白天看现场核实情况,对群众信访举报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抽查或回访;夜晚则加班加点翻阅资料、开会讨论、制定计划,两宗典型案例就这样被“揪出来”。
矿坑周边农药随意堆放,闭坑矿山迟迟不开展修复
经督察组与三亚市共同核查发现,三亚市废弃矿坑整治不彻底,现有矿山修复治理滞后,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记者关注到,在典型案例的通报中指出,随着三亚市的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较多的建筑用石料矿山,由于未严格落实开采规定,停采后矿山修复治理问题凸显、亟待解决。
目前,三亚市55个废弃矿坑中,9个粘土矿坑实施自然修复,6个花岗岩矿坑于2011年修复完成。除调整为生态公园、红色项目、机场建设用地和部队自行修复等7个废弃矿坑外,其余33个废弃矿坑由林业部门负责修复整治。三亚市林业局2019年完成了33个废弃矿坑整治验收。但督察发现,废弃矿坑整治不彻底,对废弃矿坑放任失管、存在诸多乱象。
督察指出,矿坑周边随处堆放农业种植产生的农药、化肥包装容器等废弃物,对水库水质、土壤、地下水等造成严重影响。
一方面是废弃矿坑整治不彻底影响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则是现有矿山生态修复推进缓慢。
在《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关于加紧推进整治矿山突出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全省生产矿山、关闭矿山应分别于2021年底前和2022年底前完成整治工作。但此次督察发现,矿山修复工作推进缓慢,地质环境得不到及时恢复。
现有9家闭坑矿山中,大园矿山尚未开展修复,大出水村、抱坡村等2家矿山未完成修复,铁炉港、坡加村、立才农场十队、北罗岭、荔枝岭、龙楼队等6家矿山在督察进驻前一个月三亚市才组织开展修复验收工作。
不仅如此,在2022年,三亚市资规局财政支出审计报告中指出,北罗岭、荔枝岭矿山闭坑5年后才实施修复,修复治理滞后,矿山安全及环境隐患长期存在。
督察还发现,组织修复验收的闭坑矿山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复绿效果不佳、修复治理不到位的情况。
此外,“以修复之名行开采之实”,涉矿山整治频频出现的字眼,也出现在三亚市此次的督察中。
督察发现,2021年,三亚市大出水村矿山闭坑后,未严格按要求落实修复治理,且未拆除撤出矿区内破碎、筛分、传送等选矿设备,初步统计2021年至2023年8月,共非法销售碎石约70万立方米。尽管相关部门先后5次发文督办,要求大出水村矿山业主限期撤出设备并开展修复,但截至督察时该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大出水村矿山生产线未撤出、持续加工生产(图自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典型案例通报)
曝光的典型案例通报中指出,三亚市矿山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修复治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资规、林业、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对矿山问题失察失管,监管不到位。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九成县城小区管道存在问题,102套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损坏严重
另一份通报的典型案例则指出,白沙县水污染治理工作推进不力,城区污水管网不完善,乡镇污水处理厂“两低”问题突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
白沙县地处海南热带雨林核心区,是海南母亲河南渡江的发源地和海南最大水库——松涛水库重要的水源地。然而,白沙县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为50.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县城小区排水管网不完善,155个小区中有143个小区不同程度存在管道错接、破损、堵塞等问题。相关部门虽然进行整改,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实现晴天截流污水,雨天仍溢流排放。
在乡镇,污水治理厂网不配套,源头设置不科学,污水收集不到位。查阅1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报表,其中7座污水处理厂负荷率低于60%,6座污水处理厂进水化学需氧量日均浓度低于60 毫克/升的排放标准,“两低”问题突出。
“重建设、轻运维”,农村污水治理中常出现的问题,也在白沙县存在。
在督察通报中记者看到,截至督察时,白沙县已建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550个村队,其中79个村队的102套设施损坏严重,列入大修名单,后续投资维修资金高达2000多万,相关部门和乡镇在农村污水设施“建、管、用”方面监管不到位。
这些“通病”,一方面是白沙县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不到位,涉及污水治理规划、建设、运维、管理等工作前瞻性和全局性统筹谋划不足。另一方面也如督察通报中所指,县水务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发改委、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和相关乡镇落实责任不够,未形成合力,从而导致污水治理成效欠佳。
后续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做好督察整改“后半篇”工作。